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普惠于民筑和谐——海勃湾区民生工程综述
内蒙古新闻网  15-01-06 15:59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在去年走过的360多个日子里,海勃湾区通过一件件实事,绘出了一幅暖心的民生图。

  教育优先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是众望所归,也是大势所趋。2014年,海勃湾区继续加大对外合作办学力度,目前,全区所有中小学均与北京、南京、辽宁、重庆等地的知名院校或中小学结成了校际联盟。为进一步提升合作办学的层次和水平,2014年3月,海勃湾区与万达集团签订了《万达集团与乌海市第二中学、海勃湾区第一小学、海勃湾区第一幼儿园联合办学协议》,开启了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为让教育更加公平,海勃湾区制订了《中小学、幼儿园招生改革方案》,严厉打击因择校而出现的任何造假行为。2014年8月,按照“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海勃湾区按户口和房产核查的准确信息分配学生,并将二中、三中作为“阳光分班”的试点学校,试行“阳光分班”政策,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技场,也保证了学生公平享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同时,海勃湾区不断加快完善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完成一幼万达分园、二中万达分校、九中塑胶跑道等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并投资1305万元,为中小学、幼儿园安装了安全饮水系统和技防监控系统,补充更新了多媒体设备和教学仪器,使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实现“校校通”“班班通”。

  关注健康

  医疗,是百姓健康的保障。2014年,海勃湾区加快推动区属医疗机构特色科室创建工作,通过对口支援和对口协作的方式,联系国内知名医院,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专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加大远程医疗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重点整治滥检查、大处方、乱收费、收受回扣、索要和收受“红包”等行为,及时发现并治理医疗服务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树立了卫生行业的新形象。为筑牢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2014年,海勃湾区以区域卫生平台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提质活动为契机,拓展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责任医师团队契约服务,推进辖区8家基层医疗机构与1396名居民签订契约服务协议,为居民提供免费的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签约对象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在村卫生室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标提质,新建了新丰村、巴音乌素村、新地村、王元地村4个村卫生室,4个村卫生室最大面积为240平方米,最小面积为64.28平方米,使村卫生室全部达到诊查室、治疗室、药房、基本公共卫生室四室独立的标准,并配备了基本的诊疗器械和基本药物。

  就业为本

  就业,被视为民生之本。海勃湾区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高潮迭起,凸显就业倍增效应;公益性岗位开发项目影响广泛,不仅成为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绿色通道”,而且满足了社会公益服务需要。

  按照市场的用工需求和求职人员的就业需求,海勃湾区坚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基地的培训作用,先后开办了电工电焊、机械设备加工、保健按摩、月嫂、计算机、汽车装备、美发、市场营销等26期培训班,共培训2191人次,其中2094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继续加大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后续跟踪服务模式的推行力度,为创业者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扶持,提高成功创业比率。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总结,海勃湾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业带动就业、劳务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机制,以及完善的各级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学有所教,教有所优”、“业有所就,劳有所得”是人们的期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更是每个人的期盼。如今,海勃湾区已建立起包括教育、养老、失业、医疗等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百姓撑起一张覆盖广泛的“保障网”。记者 王颖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