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通关建设永远在路上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发展外经外贸的平台。如何发挥口岸通道优势,实现便利通关,推动口岸经济发展,毋庸置疑,大通关建设是正确的选择和有效的途径。
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作为亚欧大通道的枢纽,自治区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推行大通关,意义深远,因此被自治区列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推进事项。自治区口岸办非常重视,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召开满洲里大通关试点总结推广大会进行推广,为全区口岸落实“8337”发展思路,扩大对外开放空间,树起新航标,扬起新风帆。
近几年来,满洲里口岸大通关建设方兴未艾,大通关成果频频涌现,助推了自治区向北开放,为沿边口岸做出典范。在推进大通关建设中,满洲里口岸先行先试,负重推进,市委、市政府担当主导,新一任党政领导亲历亲为,市口岸委主动协调服务,口岸联检联运部门积极响应。在口岸协作中,大家“同乘一条船,同唱一首歌”,形成“口岸一盘棋、联检一家人”的合作态势。传统的门户之见、利益之囿已淡出口岸,服务服从大局蔚然成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口岸通关速度,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正在成为口岸部门自觉的行动。
大通关建设不仅焕发了口岸部门的工作热情,确保了口岸高效畅通,同时也加快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了口岸通过能力,增强了口岸综合功能。口岸通道、综合货场不断改扩建,使口岸换运能力扩大数倍。电子口岸建设日益完善,提高了口岸信息化水平。为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供了载体,也为大通关奠定了基础。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大通关的新序曲,深化改革、自主创新是大通关的新常态。在大通关引领下,满洲里海关积极探索果菜出口新模式,致力打造全国对俄最大果菜出口口岸;满洲里检验检疫局以实际行动支持满洲里,积极打造俄罗斯农产品进口加工及输出基地;市口岸委、海关合力推进跨区域合作,戮力打造草原新丝绸之路,从而彰显了口岸新优势,增强了口岸辐射力、竞争力。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促进了口岸运量增长、经济繁荣,书写了口岸发展新篇章。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满洲里口岸同心逐梦向未来,大通关建设永远在路上。(郭子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