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特别关注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手机”抢滩期:全面开放,先到先得
内蒙古新闻网  15-01-08 15:17 打印本页 来源:  
 

  1月5日,首个针对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寻址的中文顶级域——“.手机”正式开放“抢滩期”注册。此前,“.手机”刚刚结束日升期,数百上千个企业品牌域名被申请预注册,抢注盛况空前激烈。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抢滩期规则的进一步开放,有着移动应用统一入口之称的“.手机”将会吸引更多企业及投资人,迎来全面开放注册的主战场。

  据了解,“.手机”抢滩期将从2015年1月5日持续到2月4日整整一个月时间。然而,与日升期最大的不同便是,在抢滩期任何自然人和机构用户都不再受TMCH认证商标限制,可直接申请注册手机域名。

  在日升期中,大量的企业已经开始注册自己的手机域名,但由于国内仍有很多企业暂未持有TMCH商标认证,因此始终处于预注册申请状态,尚未注册成功。另外,还有一些非企业人士或投资人申请注册的手机域名也处于预注册状态。进入抢滩期,这些预注册状态的手机域名将不再受TMCH商标认证限制,会在交费后实时注册成功。

  此外,目前仍未注册的手机域名资源将面向公众全面开放,企业、机构及任何自然人都可以第一时间申请注册。

  业内人士分析,日升期结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商标权益人的“保护伞”机制解除。此前,企业如果发现非内部人士或投资人申请预注册企业的手机域名,可以持国际商标证书申请保护,从而避免域名花落别家的情况。如今,一旦企业商标或名称相关的域名被抢注,便意味着其会失去了这个移动应用“统一入口”。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手机域名保护领域的意识还相对淡薄,相比国际化大型企业还不够高瞻远瞩。

  例如,尼康、ARM等国际化企业,就率先看准了“.手机”未来的商业价值,以及其为企业带来的移动应用统一入口价值,第一时间对自家手机域名资产进行保护。而万达商业地产却在上市两天后便被天津的一名非企业内部的男士申请了“万达商业.手机”。此前,万达公子王思聪曾花费6000万元巨资购回“wanda.com”。业界纷纷猜测,一旦“万达商业.手机”被他人注册成功,万达是否又要花费巨资才能赎回?

  虽然域名抢注并不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基于域名抢滩期的注册规则,“.手机”将与“.com”、“.cn”同样属于先到先得。这对企业的手机域名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疏忽便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或投资人抢注。

  目前,“.手机”能够将企业移动应用启动统一整合到手机页面中,已被业界不少人士认定将颠覆“.com”与“.cn”等模式单一的传统顶级域,未来对于企业的移动营销价值将无可估量。随着抢滩期到来,无数企业及投资人都在瞄准这块投资市场,丝毫不敢怠慢。

  此外,“.手机”中文域名的特点,让其非常容易被网友所记忆,且更符合手机用户的母语输入习惯,营销价值无可限量。相比“.com”等资源枯竭的传统英文顶级域来说,“.手机”有着更广阔的注册空间及注册资源。目前,尽管已有数百上千的品牌被申请预注册,但手机域名资源还远远大于想象,仍有海量的中文好词、社会热词等多到难以想象的手机域名资源等待注册。

  专家建议,如有注册需求还应抓紧时间申请,否则既有可能被他人抢先。从目前的情况看,每天都有大批好词被抢先注册,而后来的注册用户只能望而兴叹,可谓“迟一秒,成千古恨”。如果作为企业,在抢滩期的品牌保护重点策略则同样是“效率制胜”,企业务必尽快评估分析将用到的手机域名,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申请,以防被竞争对手抢先,造成莫大损失。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魅力蒸汽机车
还是大棚收入高
大棚里栽花卉
安装太阳能面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欢迎你,新战友!
“暖心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