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呼和浩特这颗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草原明珠”,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之际,适应市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最美青城人”“青城好人”“道德模范”“爱心车队”“紫丁香之家”等渗透着道德力量的风景线,让这颗“草原明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节节攀升;交通治堵、生态治污、设施治缺、“五大专项行动”等“创城”活动,幸福城市、公共服务不断推进,让青城人民的幸福不断加码;老旧小区改造、免费公交车、医改等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市民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环境在改变,生活质量在提高。百姓由衷感叹:“创城”,不仅是一次提升城市文明的洗礼,更是一项全方位的惠民工程。2014年1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我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标志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沉甸甸的业绩。
“创城”为民带来实惠
城市是载体,市民是主体。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广大市民生活得更美好。2013年3月,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那顺孟和在首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市民素质、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仅仅是为了拿牌子、得荣誉,而是以此为契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生活环境是不是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是不是得到提高作为创建的重要目标,把百姓对创建工作是不是支持、是不是满意作为创建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从群众最关心的具体问题着手,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
市委副书记、市长秦义也多次强调指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
“创城”是否为民带来了实惠?百姓最有发言权。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首府的老旧小区、医院、养老院等地,见到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住房:实现住户安居梦。2014年12月28日,新城区团结小区西区10号楼的居民吴东华从便民市场买菜准备回家做饭,见到记者乐呵呵地说:“咱社区变化可大了,原先这里脏乱得没法出门,新衣新鞋也不敢穿,自从小区改造以后环境特别好,我们老年人能出来打打牌,生活特愉快!”另一位居民王大姐接过话:“过去真不想出来。凉房里啥破烂都有,路面污水乱流,小商贩沿路摆摊,晚上暗不见光,别提多闹心了!现在路灯也亮了,凉房改成绿地和停车位,垃圾有人给清理,晚上出来溜达很方便。最近又给免费安装天然气,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了!”据该小区物业办主任李俊林介绍,作为新城区首家实现社区全面覆盖的准物业管理办公室,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完成了团结小区“水陆空”的硬件改造,地下走管道、路面铺了两次油、空中架起了网络光纤和电话线,楼房由政府给免费做保温、屋顶维修,直观地改变体现在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