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轻信“法院传票”短信 呼和浩特王女士险上当
内蒙古新闻网  15-01-15 10:17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原标题:轻信“法院传票”短信王女士险上当

  1月14日,呼和浩特市读者王女士向本报热线反映称:“现在的骗子骗人的花样真多,要不是我认识律师朋友,险些上当。我希望通过《北方新报》提醒读者小心这种骗局。”

  几天前,一个自称是北京市某区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给王女士打来电话称王女士被起诉了,随后,他给王女士发来了这样一条短信:北京市某区中级人民法院(传票)案号(2015)初字第某某某号【姓名:**身份证号:150105********7327】案由:淘宝公司以对您进行起诉,您于2015年1月10日参加淘宝公司十二周年庆典活动中违反了您与淘宝公司所签署的领奖合同以及活动规定,经本院查核确实属实,现本院将全权受理,同时您将处于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至十万元不等。收到传票后请您立即与本院联系解除合约……

  收到所谓的传票后,因为姓名与身份证号均正确,王女士给“法院客服电话”拨了电话,进行了核实。随后,她又收到了手机来电显示为“北京市某某区法院”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必须尽快把本人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上报法院,否则将实施拘捕扣押审理。王女士当时被吓蒙了,挂掉电话后,她把短信给身边的家人看了,然后找到了一位当律师的朋友,经过认真核对,大家才发现这是一个骗局。

  记者了解到,骗子一般都是使用网络电话来编造谎言,进行诈骗。据民警介绍,骗子使用的网络电话可以任意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可随意更改显示号码,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内蒙古仁众律师事务所的马冀春律师解释;“此类骗局法律工作者一眼就能看穿。比如,北京的法院哪有‘客服’电话?如果读者遇到此类情况,千万不要慌乱,应该找律师咨询,合法应对。”(记者 周 波 实习生 李琮辉)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年味儿渐浓
国学冬令营
欢乐的冬季那达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赛骆驼 展民俗
整顿节前市场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