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开锁机构鱼龙混杂 200多家未备案
内蒙古新闻网  15-02-12 10:06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原标题:开锁机构鱼龙混杂200多家未备案

  近年来,开锁行业发展迅速,为广大群众救急解难提供了便利。但不容忽视的是,开锁经营单位过多过滥,开锁技术人员失管失控,开锁服务的广告随处可见,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月11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就市民关心的首府开锁行业现状、如何寻找开锁企业、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监管等内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后,公安机关与20家开锁企业签订了责任状。

  【讲述】家中夜里进贼了

  说起前些日子家里被盗的事,住在呼伦南路地矿小区的徐女士至今仍心有余悸。

  1月7日,星期二。因为是工作日,徐女士像往常一样7时起床,为家人准备早点。看着粥快熬好了,她穿好衣服去楼下的焙子铺买焙子,要付钱时,徐女士发现大衣兜里的钱没了。她当时心里有一丝慌乱。焙子也没买,徐女士回到家里,问正在洗漱的丈夫:“你是不是动我大衣兜的钱了?”徐女士的丈夫摇了摇头。徐女士马上找到自己放在客厅里的手提包,翻出钱包一看,钱包里的钱也没了。其丈夫也赶快检查自己的手包和外衣兜里的钱,全部不翼而飞。徐女士和丈夫意识到了家里进贼了。他们马上检查家里大大小小的窗户,发现窗户没有被撬过的痕迹,他们又检查家里户门防盗锁,发现防盗锁坏了,他们由此推断这贼是利用工具开锁从户门进的家。

  随后,徐女士通过小区居民微信群了解到,1月6日夜间至1月7日凌晨,她所住的这栋楼1~6楼的居民家几乎都被小偷光顾了。楼里被偷的居民一起到辖区派出所报了案,徐女士说:“时至今日派出所也没给我们打过电话。说真的,当时很庆幸,幸亏我和丈夫都睡得沉,否则很难想像后果……”随后,徐女士把家里户门的锁换成了B级锁。

  【案例】刘某开锁作案8起落网

  2014年12月31日20时,赛罕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派警,赛罕区电力家园高层一户居民家被盗,丢失现金2000余元、金银首饰及香烟等近10万元。接到派警,赛罕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组织精干警力赶往案发现场,经排查,为技术开锁方式进入。当日21时,赛罕区公安分局又接到一起报案称,书香门第小区一户居民家被盗,经警方排查为同一方式技术开锁进入房间盗窃,失主丢失金银首饰近万元。

  今年1月3日,景苑小区一居民报警称,因技术开锁家中被盗财物共计5万余元,经现场勘查,提取足迹及视频显示,与电力家园应为同一嫌疑人所为。

  案件发生后,引起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要求赛罕区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1月8日,赛罕区金城小区再次发生一起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

  通过侦查人员连续多日调查走访,1月11日中午,专案组将犯罪嫌疑人刘某在人民路二手手机市场抓获。

  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刘某对其自2014年8月以来,为筹措资金吸毒、玩电子游戏,其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开锁设备及技术,实施入室盗窃,先后作案8起,涉案金额20余万元。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调查】开锁广告布满居民楼道

  2月11日,记者在创业路的城建小区、团结小区的居民楼内,到处能见到在墙上乱涂乱画的广告,除了办证的广告外,大部分都是开锁公司的。这些开锁公司的广告大多是写在一张窄长的纸条上,上面除了写着一个手机号外,还标注着公安备案字样。从楼梯到墙壁,甚至防盗门上到处都能发现这样的开锁公司小广告。据居民反映,这些广告也被清理过,但是前面有人清,后面就跟上乱贴的,着实让人生厌。

  “到处都贴着这种小广告,肯定是假的,正规的开锁公司能这样宣传吗?让人烦得要命。”提到这些开锁公司的真实性,城建小区居民刘大爷不假思索地说。

  记者随后又打开58同城网站,在家政服务一栏中,点击“开锁换锁”字条后,呼和浩特开锁换锁修锁网页呈现在记者面前,在该网页的最上端标注着这样一行字:“58同城提示,带有110开锁标识的商家,已经通过58同城的开锁资质验证。”

  记者大致数了一下,每个网页发布的开锁企业或个人信息就有20多条,这样的网页记者翻至37页仍然没有结束。

  【数据】53家开锁企业备案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了解到,目前在该局备案的首府开锁企业共53家,其中新城区13家,赛罕区18家,玉泉区10家,回民区11家,开发区1家,开锁从业人员共80人。“针对备案的53家开锁企业,我们逐一对开锁从业人员的身份、籍贯、是否有过前科等基本资格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对审查合格的开锁行业,统一建立了从业人员信息库和业主档案,翔实登记了开锁行业地址、负责人姓名、从业人员名单以及联系电话等信息,确保了底数清、情况明,使备案的开锁企业规范化经营。同时也确保了市民的财物安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特行一大队教导员康宇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开锁行业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无证经营。经过公安机关的摸底调查,全市目前未备案开锁企业有200余家。其中一些开锁从业人员仅有一套开锁工具、一部电话,既无工商登记、也无固定住所,流动性大,发生案件、法律纠纷后根本无法追究。二.从业人员成分复杂。大部分开锁业经营者不管学徒的身份背景及学习开锁技术的目的,有些甚至连学徒的最基本的身份信息都不知道,只管收取学费和传授技术,为违法犯罪分子通过学习开锁技术实施盗窃行为间接地提供了便利。

  【举措】多管齐下加强监管

  据了解,为了确保市民所找的开锁公司是正规军,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把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开锁企业在其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市民可以登录该网站进行查验。另外,市民也可以通过拨打110报警服务台进行查询。与此同时,该局还开通了6699264咨询监督电话。

  此外,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从今年起将强化阵地管控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健全各类登记台账,加大对开锁业的查控力度,落实验证登记制度;加强规范备案开锁企业经营行为,对利用开锁技术实施盗窃行为的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将掌握开锁技术的人员纳入重点监控,对符合条件的逐人签订《开锁服务人员治安管理责任书》,实行备案登记,逐人建立档案并建立数据库,采集开锁人员的指纹、掌纹、足迹等数据信息,及时将采集的信息与发生的技术开锁案件进行比对,注意发现违法犯罪嫌疑人。

  【提醒】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

  就如何安全用锁,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特行一大队民警李振勇编了一首顺口溜:要想真正防窃贼,更换C级安全锁。提高门锁安全度,出门一定要反锁。除此之外,李振勇还提醒市民,门锁使用时间久了,钥匙不好进,门不好关,可以在钥匙上和锁舌上涂点肥皂或者香皂,千万不能使用机油或素油。“其实,除了公安机关加大对开锁企业的监管力度和打击开锁盗窃犯罪的同时,广大市民也要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不要给犯罪分子留下可趁之机。”李振勇说道。(记者 刘晓君)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冬牧
排练社区春晚
大战一局
雾凇频现惹人爱
玉米储藏有了烘干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铁路“快闪”迎春运
送福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