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9月15日起,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哈拉合少村这个贫困的山区总出现一个皮肤白皙,瘦瘦高高的帅小伙,村里老人们喜欢这个从城里来的帅小伙,就连外村的人也羡慕地希望自家村里能来个让村里热闹起来的帅小伙,村里村外的人都叫他小杜书记。
小杜书记,名叫杜新宇,80后,是呼和浩特市接待办综合处副处长,是呼和浩特市委向95个新农村示范村和57个“三类村”选派的152名驻村村“第一书记”之一。
去年9月15日,以“第一书记”身份上岗的杜新宇第一次走进哈拉合少村,带他进村的是年长他30岁,脸红黑的哈拉合少村村支书冯才旺。当脚踏进哈拉合少村,杜新宇看到平坦的村间小路,崭新的超市,亮堂堂的砖瓦房,家家通自来水,杜新宇嘴角有了笑:“这正是我来前想得模样,正是农村‘十个全覆盖’的成果,农村在变样而且是大变样。”
呼和浩特“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村里人的生活发生着变化,但杜新宇知道,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是艰巨的。作为第一书记的他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要发挥的作用是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当好农村党建工作指导员,当好发展经济的服务员。
去年,哈拉合少村的土豆销路不畅,导致部分农民种植的土豆滞销,积压土豆几十万斤,农民急得直跳脚。杜新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城里、村里的两头跑,最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联系到了现代销售线上平台,但结果是杜新宇没想到的:“我以为只要联系到企业就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土豆滞销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双方在价格上没有达成共识,最后没有成功。”事后,杜新宇与冯才旺促膝长谈,看着冯才旺黝黑脸上沟沟壑壑的岁月印记;想到走村串户时大爷大妈们对冯才旺的称呼——旺财;记起冬日里风风火火骑着摩托车,棉帽上结着冰碴的冯才旺;听着冯才旺讲着村里土生土长的他的故事与村里的故事,杜新宇心头萦绕了很多想法:“农村工作不能急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为农民们办事要先了解农民、了解农村、详知政策,稳扎稳打的工作并创新,我要成为村里和城里的一座真正桥梁。”
随后的日子,杜新宇学起了方言,走村入户与老百姓拉家常。村里的老杜与杜新宇熟悉后笑着说:“以为你们呀又是走走过场就算了,镀了金就回去了,没想到你们还真呆在村里了,这次我们看错了!”
春节前村里的留守孤寡老人尹大娘家里又来了一群城里人,尹大娘握着杜新宇的手又是眼泪又是笑:“自从你来了,这村里就越发热闹了,来的城里人多了,送衣服、送面、送慰问金、送关怀的也多了,你都不知道,外村的人可眼红了,他们也想把你抢了去!”(记者高金玲 实习生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