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主持省级地方政协工作的主席,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央的这一精神和要求?
任亚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人民政协为建立新中国、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阐述了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系统总结了人民政协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必须遵循的四条原则,对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五条要求,为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是指导协商民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三次提到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是做好各级政协工作需要准确把握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要在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规定的基础上,推进各项工作和各项事业。不能用西方的“两院制”比对中国的“两会制”,我们不搞两院制,“政协就是政协”。在国家和地方政治生活中,一定意义上,各级政协与同级党委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关系,与同级政府是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关系,与同级人大是参政议政的关系。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不是决策机关,而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发挥人民政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时,全国政协俞正声主席说的三句话需要着重把握。第一,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而不是“主要渠道”;第二,政协是协商“载体”,而不是协商“主体”;第三,是“在”政协协商,而不是“和”政协协商。偏离了这几点,就会发生方向性偏差。作为地方政协,我们也深刻理解,人民政协发挥作用,不能靠“说了算”,而要靠“说得对”,不能去追求权力,但要去正确地影响权力,让地方的决策更为审慎、民主、科学。今后我们还是要学习全国政协,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发挥形式多样、智力密集、传统深厚的优势,提供便捷、高效、机制化、常态化的平台,让各族各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努力凝聚共识,协助完善决策,促进改进工作,共同推进好改革发展和富民强区各项事业。
人民网:任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任亚平: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发展和推进协商民主,必须树立和坚持人民主体思想。
理论上说,民主问题说到底是把人民摆在什么位置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是人民民主,人民既可以通过选举民主管理国家事务,又可以通过协商民主参与公共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很大程度上是提倡多与人民群众商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办好人民群众自己的事情。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和协商民主的直接实践者,始终注重保持为民本色,增强亲民意识,坚持靠民自觉,围绕团结和民主主题,切实发挥在协商民主中的制度性载体和功能性渠道作用,多发出“好声音”、聚合正能量,做到用心来汇集力量,用力来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用情来构建和谐,切实体现人民政协为人民。
在地方政协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大力推动人民内部协商。
一方面,我们强调履职为民,开展工作、选择议题紧紧围绕着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地方政协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深入实际,带着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与各界群众和群众中的代表人士面对面交流、肩并肩沟通、心贴心恳谈,以政协独特的视角研究、分析和观察问题,接地气、有底气,扬正气、有勇气,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问民计,看看基层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什么,有什么创造,通过各种途径把散佚于民间、滞留在基层的愿望和呼声、尤其是草根阶层的民生期待和诉求汇集起来,作为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议题,反映给党政决策部门。
点击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