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 雷锋标兵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身边的雷锋】“这孩子太好了!”
 

  原标题:“这孩子太好了!”

  “这孩子太好了!我女儿和女婿都有残疾,生活不方便,经济也困难,小尹经常帮助我们家。社区的优惠政策也优先考虑我们,真的非常感谢!”提起兴和县兴昌社区负责妇联工作的尹青青,65岁的罗玉华有说不完的话。

  2012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尹青青在一次入户调查中发现廉租房1号楼居民牛巧荣年近七旬,孤身一人,贫困且常年患病。“老人家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又有病。我就向社区领导申请,把她作为我的一对一救助对象,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尹并非社区正式职工,每月工资不到1000元,但她还是坚持不求回报做好事。她给片区的孤寡老人发放便民电话卡,让老人们有事联系她;她组织社区居民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经常自费帮助辖区内需要帮助的人。久而久之,“活雷锋”的名声传开了,就连辖区外的人有事也会想到她。

  一天,小尹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辖区外12岁的聋哑儿童李祥祥的爸爸向她求助,希望为孩子联系学校。小尹立即帮忙,多方打听、联系、奔走,终于在2014年9月让小祥祥进了聋哑班。她还联系志愿者定期去看望孩子,鼓励他好好学习。

  尹青青的热心不仅帮助了许多人,还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学雷锋做好事的行列中,陈万青就是其中之一。“我和小尹在同一个社区上班,她没来之前我没想过主动帮助别人。现在,我在小尹的带动下参加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一有空就主动帮助社区的老人,我的生活也变得有意义起来。”陈万青说。(记者皇甫美鲜 通讯员孔德昱)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乔迁
舞起来扭起来
看看我们做的花灯
元宵卖得火
让文化的种子在基...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别样的正月十五
与“雷锋”同行52年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