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长期以来,高校作为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高地,积累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如何挖掘出这些“金子”,是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傅永春多年来持续关注的问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傅永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校地长效合作机制仍不健全,尚未形成比较稳定的合作共赢关系。
事实上,傅永春担任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期间,在校地合作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该校与通辽市政府先后启动142项校地合作科研项目,合作成立了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等9个研究平台。校地合作既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校的发展要在依靠各级政府投入和学费收入的基础上,挖掘更多墙外资源,实现非对称发展。”傅永春代表认为,只有从思想深处推倒横亘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善于实现学校人才智力优势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通过服务社会汲取营养,从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水平。
201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成立了学前教育管理集团,既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又成功解决自身实训基地缺乏的问题。这也将成为该校向地方输出教育资源、管理理念和师大品牌,实现学校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
“只有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校科技能力与市场需求在机制和制度层面握手,才能使高校人才、知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傅永春代表建议,要制定并逐步完善扶持性政策,在“握手”平台机制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平台效应充分调动科技能力主体和需求主体的积极性,实现校地合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实现从合作概念向合作行为的转变,实现共同发展,并由此逐步实现校地合作常态化,形成高校科技能力服务社会的良性机制。(《内蒙古日报》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 刘江)
点击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