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蛮拼的!把内蒙古卓资山熏鸡送入“天猫”口中
 

  原标题:把卓资山熏鸡送入天猫口中

  “最近,一些淘宝电商和个人总给我们打电话,说要加盟‘卓资山熏鸡’!”卓资县商务局局长吴改芝兴奋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卓资山熏鸡”是百年老字号,早在1956年,就与“德州扒鸡”“道口烧鸡”一起荣膺全国熏制品博览会“三鸡”美称。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运营,“卓资山熏鸡”一直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影响力,致使当地百姓捧着“金碗”吃不饱。

  如何做大做强“卓资山熏鸡”这一传统品牌,使之真正成为富民强县产业?卓资县委、政府及业界人士思考着。新年伊始,卓资县提出,盯住首都、依托首府打造“熏鸡之都”,并制定实施多项举措为熏鸡产业保驾护航。

  为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该县投资3.06亿元建设总占地面积1400亩的卓资山三盛泉养鸡园区。“贷款补贴一半儿,还不收水费。作为园区最大的养鸡户,我一定要把养鸡产业做大做好。”浩胜合作社社长贾全胜说。浩胜合作社是2013年首家入园的养鸡户,共有鸡舍12栋,一年可提供12万只鸡。据了解,园区对入驻商户实行统一商标管理,截至去年底,共有6户养殖户入园养殖,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只,带动就业1000余人。

  眼下,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熏鸡产业园区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熏鸡产业园区内的加工车间和熏制设备由政府统一购买,加盟者入园即可生产,熏鸡产业园区今年6月开始运营。“卓资县26个大小作坊的老板纷纷联系我,都要进驻熏鸡产业园区!”卓资县熏鸡协会会长张金涛说。

  位于产业园区内、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熏鸡博物馆充分展示了百年熏鸡文化。步入馆内,一只金灿灿的熏鸡雕塑跃入眼帘,仿佛熏鸡的香气扑鼻而来。博物馆通过标本、实物等形式,展示了卓资山熏鸡的产业化开发历程。透过馆内熏鸡加工车间明亮的玻璃,宰、蒸、熏每道工序都一览无余。

  该县还注册了国家地理标识“卓资山熏鸡”,并积极开展QS生产许可认证,通过发挥品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在全国各地实行加盟店经营、利用电商进行网上销售。与发展电商相对应,该县加紧打造现代物流园区,专门组建物流配送公司,保证北京、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等周边地区的产品供应,真正实现养销一体化。

  “通过QS认证,我们的‘卓资山熏鸡’就能上天猫了!到那时,一天宰杀活鸡200万只、出售100万只熏鸡将不再是神话。”吴改芝对产业发展很有信心。(记者 皇甫美鲜 通讯员 高琪宁)

  采访手记

  采访卓资县熏鸡产业,记者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熏鸡销售的火爆。从高速出口的一排排熏鸡店到镇里的店铺,每家店门口都停满了外地小轿车。

  然而,“卓资山熏鸡”产业一度发展滞后。全县大大小小26家作坊全部是散户经营,没有龙头企业引领,各自为阵,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状态。特别是处于产业链最初的一环——鸡养殖更是弱项,白条鸡大部分要从周边地区拉运,遇上禽流感等疫情,整个行业就陷入困境。同时,由于真空包装得不到改进,物流滞后,熏鸡产品走不出去。与国内同时提名的其它两大“名鸡”相比,百年品牌并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去年,卓资县重新审视县情,提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了把“卓资山熏鸡”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该县从产业链各环节抓起,做足功夫、做好保障。在新建的源头养鸡园区,一排排鸡舍整齐划一,养鸡设备全部自动化。同时,建立了统一进货、统一屠宰、统一标识的熏鸡产业园区,使熏鸡制作全程处于严格的食品监管之下。目前,全县熏鸡销量年约100万只,从养殖到加工、销售,能够解决2万多人的就业问题。卓资县还深挖熏鸡产业的文化底蕴,申请了地理标识认证,建设了熏鸡博物馆,把厚重的文化注入产业,也丰富了当地旅游业的内涵。

  采访结束,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卓资县委、政府,民营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想做大做强熏鸡产业的迫切心情,也相信有了县委、政府的坚定决心与当地老百姓的积极响应,有着百年历史的“卓资山熏鸡”一定能够重振辉煌。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镜头里的女代表委...
赏花灯
敬老红包
乔迁
舞起来扭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两会剪影】商国是有我
晒晒节水妙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