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积极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党的十八大回顾了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再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更加坚实。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总的看,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内蒙古发展的成果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以上的目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四个全面”的实践需要,既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新时期国家的发展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