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农牧区新貌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妇女撑起新农村建设“半边天”
 

  原标题:妇女撑起新农村建设“半边天”

  北方的11月,天气越来越冷,很多老百姓已经开始猫冬了,但是在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宁南村的文化广场,人声鼎沸,欢声笑语。大人小孩把广场围得严严实实的,水泄不通,就像赶集似的,好不热闹。“三婶,加油!加油!”人群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鼓掌声和喝彩声。

  这场别开生面的宁南村妇女之家趣味运动会,吸引了不少妇女群众积极参与。趣味运动会结束后,妇女之家还为大家颁发了手套、毛巾、香皂、牙膏、脸盆等奖品,奖品虽然不多,但妇女们都很开心。参加完活动,略有些气喘的李大娘高兴地说:“今后我要多参与这样的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和大伙进行交流,陶冶情操,比打麻将、烧香拜佛、装神弄鬼、说闲话强多了。和姐妹们在一起,人也变得开朗和年轻了。”

  我们不怕参加活动,

  就缺组织活动的人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是在赤峰的一些地方,妇女就是大半边天。赤峰是个农牧业大市,同时也是劳动力外流的大市,常年在外务工的近100万人次,无论农村还是县市,很大一部分男性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留下妇女、孩子和老人在家。

  农闲时缺少文化活动,妇女们不是打麻将,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容易产生矛盾。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如何撑起这大半边天,成了赤峰市面临的一个难题。

  鉴于妇女工作的特殊性,2012年开始,赤峰市以妇联党支部为先导,全力开展了以妇女之家秧歌队为主的妇女娱乐队伍建设。利用现有的党员之家、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以党群共建组织、共建队伍、共建阵地的形式,依托村室、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立“妇女之家”活动阵地,实现了党建与妇建资源共享。

  只有妇女自主自愿参与,才能让妇女之家具有可持续性和长久的生命力。外向豪迈的性格,使赤峰妇女从来不怕参加各类活动,但她们缺乏组织活动的人。鉴于这种情况,赤峰妇联党支部以红火、热闹、喜庆,又不受年龄、文化、性别、场地或时间等限制,简单易学的东北大秧歌为主,辅以自创小品相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了妇女之家活动。截至目前,赤峰市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陆续建立了2291个嘎查村社区妇女之家,组建了1134支以秧歌队、小剧团等为主的妇女文化娱乐队伍,开展了5300多场次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妇女之家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

  改变北道村民风的

  竟然是妇女活动

  地处市郊的松山区当铺地镇北道村,3年前曾是个“村民上访多,麻将不离桌”的懒散村。自打成立妇女之家以来,全村已陆续建起5支妇女之家秧歌队。在妇女之家的引领下,秧歌队用身边人身边事自编自演节目,反映村里的一些现象,通过贴近生活的节目来引导教育村民。“以前还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这样的事,现在她们这节目演的不就是以前的我么,看来自己以前做的不对啊。”一位大姐边看节目边感慨道。

  秧歌队的活动,不仅增强了村民之间的联系与感情,也促进了村班子的团结与进步。如今这个过去“村民打架天天有,下乡干部绕道走”的落后村,已经成为区级工作示范点。该镇党委副书记郑洪敏感慨地说:“没想到改变北道村民风的竟然是妇女活动,这些小活动可真是解决了农村的大问题啊!”

  “借米下锅”

  推动妇女之家建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维修场地、举办活动、发放奖品,哪一样都离不开钱。尽管为推动妇女之家建设,妇联党支部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经费投入,但与需求相比,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为了推动妇女之家工作的开展,妇联党支部除了采取经费项目化管理办法,精打细算,力争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之外,还把主意打到了非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身上。

  早在几年前,赤峰市就成立了自治区首家非公经济组织妇女之家——生命人寿赤峰中心支公司妇女之家。生命人寿赤峰中心支公司妇女委员会主任胡月介绍说,成立妇女之家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还可以让她们有一个沟通学习的平台,更好地得到公司的服务。

  非公经济组织也远远不能满足妇女之家的胃口。近年来,赤峰妇联党支部还先后开展了企村共建、岗村共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妇女之家共建等结对共建活动。敖汉旗紧抓“百村帮联晋位行动”这个机会,开展了旗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与妇女之家结对共建活动,并召开专门会议,让旗直单位妇委会与村妇女之家对接,并签订支持协议。巴林右旗妇联开展了妇女之家建设年活动,推动44个旗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与嘎查村妇女之家结成共建对子,并落实了责任和共建目标。

  温国华是林西县统部镇水泉村的妇代会主任,只有32岁的她,已经在农村妇女工作的岗位上忙碌了近10个年头。如今,水泉村的妇女工作有声有色,妇女之家办得远近闻名。

  谈起今年的打算,温国华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想利用农闲时间把妇女群众继续组织起来,扩大她们的规模,在提高她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学一些科技培训知识。”

  松山区妇联主席孙月琴说:“今后我们松山区还要在其他条件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农村妇女之家建立更多的小乐队、秧歌队,包括俱乐部,给妇女姐妹搭建一个开展文娱活动的平台。” (记者 崔楠)

  编后: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男子远赴他乡打工,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广大农村牧区的天空,主要依靠妇女和儿童在支撑。在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过程中,必须调动广大留守妇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为改变农村牧区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进一步用好妇女之家这个基层妇联组织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阵地,将其打造成为妇女儿童的“温暖之家”,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责任编辑 李珍 ]

镜头里的女代表委...
赏花灯
敬老红包
乔迁
舞起来扭起来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两会剪影】商国是有我
晒晒节水妙招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