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党委在全区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今年是攻坚之年,按照自治区要求,各盟市要完成总任务量的80%以上,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抓紧时间推动工作,昨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那顺孟和带头示范,深入自己的联系县武川县和包联村耗赖山乡大豆铺村、耗赖山、圪顶盖村,实地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工作。那顺孟和强调,新农村建设、“十个全覆盖”工程前期工作一定要扎实细致,做到情况明、底数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当日,那顺孟和在市领导刘文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武川县乡村,实地调研了蒙草抗旱武川第二项目区建设情况、耗赖山乡大豆铺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及食用菌种植和种草项目、耗赖山村食用菌厚墙体温室大棚及生产车间、不浪梁食用菌厚墙体温室大棚项目、圪顶盖村食用菌厚墙体温室大棚及生产车间。
大豆铺村是那顺孟和今年新增包联的“十个全覆盖”示范村,在大豆铺村实地调研时,那顺孟和对该村把闲置学校准备改造成互助幸福院、幼儿园和村委会阵地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该村因户制宜改造建设村民住房的作法表示赞同。
大豆铺村全村辖地面积9.6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户籍人口997人,在村人口252人。其中贫困户建档立卡56户143人。耕地面积22188亩,其中水浇地2500亩,林地2726亩,草牧场498亩。按照全县打造“食用菌大县”的目标要求,依托蒙禾源菌业基地,今年在大豆铺村建设食用菌大棚200棚。按照建设“种草大县”的目标要求,蒙草抗旱在大豆铺流转5330亩旱坡地种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多年生牧草,建成了蒙草抗旱武川第二项目区,并将逐年扩大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在听取了大豆铺村、武川县“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汇报后,那顺孟和指出,通过两年的扶贫开发和“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和好的做法,越干越会干,今年武川县对扶贫开发和“十个全覆盖”工作高度重视,前期工作不仅动手早,抢时间,抢进度,而且工作扎实细致,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心中有数,为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那顺孟和强调,做好“十个全覆盖”和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必须做到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因地制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不能搞豪华版新农村,也不能搞无人居住的“鬼村”,要把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能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方,要选到好项目,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要解决好移民搬迁工作,让移民不仅能安居还要能乐业。
那顺孟和强调,有压力才有动力,作为武川县的领导干部,越在贫困县工作,越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武川县调整农业结构已势在必行,必须进行认真深入研究,走生态农业之路,要围绕建设生态大县、养羊大县、种草大县、马铃薯大县、食用菌大县、新能源大县“六个大县”不动摇,让武川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据了解,今年武川县把“两个转型”、“六个大县”、“十个全覆盖”、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作为“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主题活动的有效载体,聚焦聚力,扎实推进。在食用菌产业方面,实施了扩面增产,并加大运营力度。在优质牧草种植方面,在去年规模种植20万亩的基础上,今年新增种草面积10万亩。在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方面,从去年11月就开始着手准备,在充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87个“十个全覆盖”项目村,并对87个村进行了建设标准分类,对改造院落进行了精准施策,并合理安排了工程节点,实施了县乡干部包线、包村制度。在精准扶贫方面,强化了干部包村包户工作机制,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首席记者 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