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科学定位,强化规划保障。编制新经济增长点产业发展规划和各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新经济增长点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行业和布局导向,发挥规划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推进新兴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二是创新技术,强化人才保障。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多层次的新经济增长点产业研发设计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培养适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技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是培育龙头,强化核心保障。积极扶持新经济增长点产业中的行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在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国内外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企业,带动和增强新经济增长点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玉米深加工、新型煤化工等方面突破关键技术,创立自主品牌。
四是优化环境,强化政策保障。优化新经济增长点产业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能源配置等因素,在煤炭资源配置及节能减排指标上给予政策倾斜。建立市级协调小组,加强对产业项目联席评审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工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新经济增长点产业企业的贷款规模、优惠利率和放贷时限上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