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房子16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空调、暖气一样不少,住着比城里的楼房舒服。村里通往县里、镇里的路全铺好了,缺啥少啥一脚油到县城或镇上就能购齐。”宁城县大明镇新窝铺村农民张艳向记者介绍着如今农村发生的新变化。
张艳41岁,常年在建筑工地从事电器安装工作,本来计划着到县城天义购楼房举家搬迁,“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让他改变了想法。2014年,他投资近30万元在村里盖了新房,之后又买上了新车。几年前因为在县城购买楼房而把老家院子卖掉的宁城县医院大夫小刘,目睹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后,深为当初卖房感到懊悔。最近,他正张罗着把之前卖掉的房子再买回来。
据了解,为了让“十个全覆盖”工程真正发挥作用,把好事办到百姓心坎上,宁城县科学规划,确保工程项目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该县统筹考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精心编制了农村收缩转移规划、“十个全覆盖”工程三年规划和村级发展规划。三年之内计划完成全县305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而且村级发展既要考虑人居环境又要考虑产业发展。经过详细摸底、多方论证、科学规划,该县确定重点发展76个村,撤并62个村,保留167个村。重点发展村基本都在公路沿线,既包括民族特色村,又包括历史文化村,这些村大多产业基础较好,而且交通便利、水源充沛、地势平坦。科学的规划有效防止了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赢得了百姓拍手称赞。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使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宁城县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把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创建及平安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缩小城乡差距。2014年,全县“十个全覆盖”工程投资2.9亿元,集中完成了16个镇乡街、72个重点推进村的建设任务。共实现危房改造600户,安全饮水工程覆盖5.9万人,街巷硬化216公里,电网改造190个台区,开通广播电视4600户,校安工程1.4万平方米,装备文化活动室95个,标准化卫生室60个,便民超市100个。“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农村百姓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环境。2014年,宁城县“十个全覆盖”工作在全市综合考评中位居前列。
按照建设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生态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标准,宁城县精心施工,确保覆盖项目建成精品。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打造了小城子镇南湾子村、八里罕镇河南村、存金沟乡草沟门村、大双庙镇朝阳山村等典型示范村,形成了小城子镇“五宁片区”、八里罕镇“五村联建”、存金沟乡“草沟门整村搬迁”等26个精品示范工程。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有力提升了全县项目村建设水平。
在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宁城县加快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强化产业支撑,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地区差异和产业发展实际,着力在种养结合、多种经营上下功夫,培育壮大设施农业、林果业、家畜养殖等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2014年,全县26个典型示范村新建日光温室小区1处、林果基地2处、标准化牛羊养殖场4处,全县新增设施农业3万亩、果树经济林2万亩。
“十个全覆盖”工程让宁城县农村面貌日新月异,这里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处处体现着田园风光。如今,彰显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美丽乡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的理想家园。(驻站记者 马旭明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