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邢彩霞:白衣天使
 

 

汶川地震第一线。

  抗击非典投入救助一线

  越是在艰险的时候越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胆识。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化险为夷!历经磨练的邢彩霞具备这样的能耐。

  2003年3月,“非典”突袭全国,呼和浩特市成为疫情重灾区,内蒙古医院承担起省级医院抗击“非典”的重任。时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的邢彩霞面临着重要选择:女儿高考在即,身为呼和浩特市卫生防疫站防疫科主任的丈夫担任着重要的流调任务。根据当时政策,夫妻一方在非典前线的,另一方可以不上。但邢彩霞挺身而出: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

  她带头穿起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深入临床一线。组织人员梯队、查看隔离病房改建、指导消毒隔离……连续几天没日没夜地工作,原本体健的她累倒了:体温骤升到38.6度!她没有吱声,一个人跑到离家最近的内蒙古中蒙医院做了肺部CT,在确定没有传染并征得领导同意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全力以赴控制疫情中,医院接到卫生厅紧急通知:马上筹建SARS救治中心!她又肩挑起筹建SARS救治中心护理队伍重任,规划、设计科室布局,现场培训工作人员……2003年6月10日,当最后6名“非典”患者面带笑容走出SARS中心,忙碌了近2个月的邢彩霞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SARS中心实现了全体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和100%治愈率。

  在与非典奋战的2个多月里,她吃住在医院,连女儿高考都没能见上一面。非典过后,她被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8年,她被邀参与制定卫生部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的“2008年亚太地区卫生突发事件及灾害护理策略性规划”工作。

  大爱无疆灾难面前的“提灯女神”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情就是命令,邢彩霞再次主动请缨上前线救治伤员,并担任副队长。

  那一年,她整整50岁,在内蒙古卫生厅组织派出的11支医疗队伍护理人员中,她是职务、职称最高,也是年龄最大的。

  5月14日,内蒙古医疗队携带救灾药品和物资赶赴四川。邢彩霞带领队员在北川县搭建了救护站。她克服饥饿、潮湿等不寻常的困难,四处寻访可能救治的伤员。5月22日深夜12点半左右,医疗队在北川县陈家坝乡小湖村成功抢救了一名两岁半患儿。当时患儿呼吸困难,精神恍惚。专家们确诊其为“急性咽喉炎”。这是一种危急病症!时间不等人,邢彩霞乘着手电筒的昏暗余光,在颤颤巍巍的余震中,迅速在孩子微细的血管上穿刺静脉留置针,建立起一条生命“通道”,硬是把一条稚嫩的生命救了回来。

  余震中的汶川大地,山体滑坡声不绝于耳,堰塞湖随时都有可能溃堤决口,危在旦夕,她全然不顾,奔波在灾区山寨间,为驻地武警官兵、北川中学147名灾区转移群众送医送药。

  当邢彩霞父母得知女儿赴灾区的消息后,已是她顺利返回之时,80多岁的老父亲落泪了,从此,每天读报、看电视成了二老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知道哪里有突发事件,就迅速给邢彩霞致电,看看她是不是又“冲”上去了。

  那一次,邢彩霞带领的内蒙古医院医疗队共救治伤员130多人,成功抢救了1名急性喉炎患者、1名生命垂危的患儿,为5名孤儿送药送食,为近600多村民送医、送药,占内蒙古赴川11个医疗队总救治人数的1/3以上,创下了工作量之“最”。内蒙古医院医疗队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自治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护理团队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邢彩霞个人被授予全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三八红旗手标兵”、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抗震救灾英雄”等称号。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我的风筝我的梦
安全牢记心间
119名残疾人拿到护...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精雕细刻
最炫民族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