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媒体报到了朋友圈买东西上当受骗的新闻。的确,在当今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电商热,“微商”也更广泛而迅速的走进人们的视野。朋友圈商业化,引起了人们对朋友圈消费监管和维权的关注。
微信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是有生活圈的地方,往往就有朋友圈。打开微信朋友圈,大部分内容都是卖东西的频频刷屏。商品从面膜、化妆品、卫生用品到箱包、服装、水果,甚至是微信上推介的“奢侈品”,种类繁多,广告泛滥。更是有很多人做起了产品代理或是海外代购,有人戏称“人生就像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会知道身边的哪一个好友,会成为下一个代购”。
微信朋友圈越来越商业化,不能否认的是便利了很多人。朋友圈交易省心省力,宣传速度快,受众多,成本低,很多人就是靠着微信经营生活。但是我们面对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产品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监管不力,消费者维权困难等等。且不说朋友圈变卖场影响正常的社交功能,就说朋友圈各种假货的出现,弄得大家花了钱买气受不说,也有不少卖家收了钱以后甚至直接任性的玩起了消失。
首先,单纯靠朋友之间的熟悉程度和信任程度维系的交易,一旦遇到假冒伪劣,维权起来十分困难。一方面买家很难判断熟人卖的到底是不是假货,就算买到假货,由于价钱并不高,也不好和朋友撕破脸。另一方面就算投诉,也大都不太好处理,因为销售者没有明确的固定经营场所,致使消费维权无源追溯。
其次,与传统的销货渠道不同,微信平台的商家具有更高的隐蔽性。“微商”们大多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传播,他们甚至不需要实体库房和店铺,接到微信订单就直接拿货出手。微信朋友圈属于相对封闭的空间,靠熟人进行营销,因而很难被发现。工商部门的监管和查处也只能依靠消费者投诉的线索进行处理。
当然,我们寄希望于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的同时,也要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贵重物品尤其是奢侈品尽量不要在朋友圈购买,选择诚信度较高的朋友交易,保留购物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避免纠纷发生时没有证据。这些都是我们自身能做的规避风险的措施。这样我们就能顺利社交的同时,畅享便捷的微商服务。朋友圈的维护靠的是大家齐心协力,职能部门尽责的同时,还要人人自觉。微商可以任性,假冒伪劣和不文明却绝不可以任行。(网评员 鲁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