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公务员辞职要警惕“权力余热”
内蒙古新闻网  15-04-12 10:46 打印本页 来源: 荆楚网  
 

  “公务员出现辞职潮”的新闻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这一次相信的人似乎比较多。一方面是“持续从严治官”的背景,让人们相信公务员队伍不稳定了;另一方面似乎有数据支撑,一家调查机构的数据表明,政府、公共事业、非营利机构行业的从业人员跨行业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4月11日新华网)

  一直以来,关于公务员的各类报道总是能吸引公众的普遍关注,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十八大以来出台的“八项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几轮巡视等,催生了公务员新焦虑症,第三波公务员离职潮已经到来。公务员离职潮真的到来了吗?是个别现象引发关注,还是公务员这一职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不可否认,严管和反腐使政治生态正发生变化,一些公务员辞职下海实属正常,数据表明,近年来,事业机关单位选择离职的公务员不足全部人数的2%,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还是留了下来,虽然公务员考试热有所降温,但当前的状况与1992年和2003年的公务员辞职潮相比,仅仅凭着一组数据断言当前公务员离职成“潮”未免显得草率了。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务员辞职确实无需大惊小怪,要知道,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人们的心态、追求、选择、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有的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离开体制,不吃“皇粮”也未尝不可;再说了,每一个人有选择自己职业的权利和自由,可以选择从政,也可以选择经商,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任职时切实履行好公职,下海后,凭着自己努力打造一片天地依然值得称道。

  当然,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公务员离职下海确实属于正常的人才流动,但有些离职初衷却不得不引起重视。报道称,此次公务员跳槽热中,公务员所跳槽的行业,多集中于房产、金融等行业。这些行业,除了自身的实力因素,更多的是靠政策吃饭。有的公务员虽然已经离开体制,但人脉关系依旧,有的“高级别”公务员“打招呼”依旧奏效,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打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如意算盘对离职下海的“重量级”公职人员来者不拒,是否是看中了隐藏在他们身后的人脉资源呢?

  总的来说,公务员主动辞职这样的事情很平常,所谓的“官”与民之间本就应有一种常态化的转换机制,但是公务员跳槽热必须要防止发挥“权力余热”的不良现象,人才自由流动固然无可厚非,但倘若背后裹挟着权钱交易,猫腻丛生的话,不仅会造成社会职业资源的分配不公,更会助长不良风气,着实不可小觑。(晟达者)

[责任编辑 杨文娟 ]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人勤春来早 绿化早...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