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兰察布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四子王旗交警大队为春耕备耕交通安全宣传造势
内蒙古新闻网  15-04-13 11:07 打印本页 来源: 乌兰察布新闻网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着力构建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四子王大队采取措施,扎实开展春耕备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倡导动员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迅速掀起春季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新高潮,为春耕备耕交通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深入重点人群,集中警示教育。大队民警深入村委会组织村民开展春耕备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村民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特别是在查纠交通违法行为时,对违法人做好现场警示教育,使其深刻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同时,组织民警深入到客运企业,对客运驾驶人进行集中培训,发放资料、光盘,为驾驶人上交通安全课,通报事故案例等方式,开展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二是深入窗口阵地,渲染宣教氛围。在村委会、社区展出宣传挂图、播放宣传片、散发宣传材料,使过往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机动车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假牌套牌、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形成互相督促、互相纠正的良好氛围。同时,在交警大队车管所业务窗口、各中队为重点,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光碟等方式,认真向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宣传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不断强化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交通违法人、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他驾驶人的文明交通意识,牢记文明交通行为、抵制驾驶陋习。

  三是深入路面勤务,现场温馨提醒。全体执勤民警将安全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与民警日常勤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驾驶人的宣传教育,要求路面执勤执法民警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时,将宣传单发给过往车辆驾驶人及交通参与者,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行驶,切实做到处罚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使违法驾驶人明白为什么受处罚。此外,重点加强对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重点驾驶人的宣传教育,强化源头管控,为广大驾驶人分析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讲解新法新规、讲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让他们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做到开文明车、行文明路、做文明人。

  四是深入专项整治,强化主题宣传。按照交警大队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每星期重点开展一次交通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广泛宣传交通秩序整治措施及交通违法的危害,积极营造整治氛围,通过摆放展板、张贴标语、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全方位地开展温馨提示。

  五是组织民警走进辖区中小学校,以交通法规知识和春季出行常识为内容,组织民警深入辖区沿线农村学校,切实开展讲好一堂交通安全课、发好一份交通安全宣传资料、播好一场交通安全警示片、办好一场交通事故图片展、办好一期交通安全宣传板报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播放光盘、摆放展板、上交通安全课等形式,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使中小学生充分认识违反交通法规的危险性,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通过“零距离”教育,从而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感染一所学校,影响整个社会的作用。

  六是用现代传媒开展宣传警示提示。为进一步扩大社会宣传面,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发挥媒体宣传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向广大群众宣传交通文明行动计划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突出交通安全宣传的法律性、警示性、知识性、提示性,扩大宣传的影响面,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宣传氛围。

[责任编辑 李珍 ]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人勤春来早 绿化早...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