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开局之年,鄂前旗统筹推进,开了个好头。
2014年鄂前旗共投资1.76亿元,按照“建一个成一个”的目标要求,率先推进了大沟湾、哈日根图、阿日赖等10个重点嘎查村,目前已全面实现了“十个全覆盖”。
全旗完成了800户危房改造任务;根据地下水源情况,在人口聚集区和饮用水不达标区域,集中实施了供水工程8处,解决了20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在人口分散区采取分户取水的方式,解决了偏远地区人畜饮水问题;将街巷硬化与乡村公路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在16个嘎查村实施了40.7公里的街巷硬化工程;户户通电工程实施“风光互补”升级332户,通网电500户,架设10千伏线路280公里,低压线路250公里,安装配变240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3个基站前期准备工作,安装“户户通”设备6850套,解决了近2万农牧民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嘎查村建成15个文化室、15个卫生室、15个便民连锁超市。
农历二月二,民间相传“龙抬头”的日子,要“剃龙头”象征一年红运当头,而这一天,漫水塘村的村医李宁却没有时间去“剃龙头”。天已经擦黑了,见到我们来,李宁说:“你们来得巧,我也是刚进门,你们要早来,我还不在哩。”原来从3月中旬开始,李宁就开始走村串户为村里131名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进行例行体检了,有时去的人家家里没人,就得抽时间再去,直到见到患者,亲自检查过了,他才放心。这样走得次数多了,谁家的孩子到龄该体检了,谁家的新生儿到了打防疫针的时候了,谁家只有留守老人需要格外留心的,李宁心里“门儿清”。该村的卫生室就设在李宁家,只要村民一个电话,李宁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
根据嘎查村分散的实际情况,在“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中,鄂前旗以乡镇、原撤并苏木乡镇旧址和新型村庄为中心,以20公里为半径,统筹农村牧区“六位一体”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农牧业、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带,打造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区,形成“点辐射、线连接、圈覆盖”布局。点上,整合捆绑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分类推进。镇区周边嘎查村向城镇集中,享受城镇公共服务的辐射,重点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利用已撤并的苏木乡镇阵地,重点开展房屋改造、街巷硬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农村牧区精品社区,实现联建共享;产业相对集中的大沟湾、哈日根图、阿日赖3个新型村庄,建设集中服务点,辐射周边的嘎查村。线上,加快乡村道路建设,达到村村通油路、社社通砂石路,实现20分钟内到达集中服务点。依托草原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古迹等资源,在重点公路沿线打造旅游风景道。充分利用民族民俗文化优势,围绕风景道发展“农家乐、牧户游”。圈上,开展流动服务,定期巡回、预约上门,补充点上、线上的服务盲区,实现整体覆盖。
鄂前旗坚持“政府统一规划、群众自主建设”的原则,实施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农村牧区节能改造示范工程;扶贫攻坚工程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产业扶贫、救助扶贫等措施,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引导农牧民发展现代农牧业,围绕优势产业,引进农字头企业促进农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组织农牧民在房前屋后、荒滩沙地实施“户种百树”工程,组织村民对房前屋后、乡村周边、公路沿线等区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努力营造一个绿意盎然、干净整洁的宜居环境。指导嘎查村根据各自情况,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农牧民群众素质教育,引导农牧民形成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农村牧区文明程度。
2015年,鄂前旗计划投资2.37亿元,实施危房改造800户、安全饮水15处(解决2827人饮水安全问题)、街巷硬化18条71.8公里、农网升级改造1054公里,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5600套、区级地面数字电视1部、市级2部、村村响68个,建设基站4个,嘎查村卫生室14个(配套设备22套、流动卫生车1辆)、文化活动室11个、便民连锁超市19个。实施社会保障工程,为2630人次发放高龄津贴,将8511人基础养老金标准再提高5元。(贺晚霞 尚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