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山丹街路面塌陷 最远的距离变成——你在西口 我在东口
内蒙古新闻网  15-04-14 09:33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原标题:路面塌陷成“深坑” 施工围挡变“拦路虎” 有居民戏称,最远的距离就是——

  你在山丹街西口 我在新希望街东口

 山丹街路面塌陷成“深坑” 记者 穆磊 摄影

  “好大的一个深坑,白天经过还胆战心惊,晚上行走更要加倍小心。”“去年,路面塌陷,施工维修,但到了现在依旧封路,车辆只能绕行至南二环或呼伦南路再驶入昭乌达路。”

  望着前方宽阔的昭乌达路,西口与东口的居民百感交集,“想过但是过不去”。

  路面上的“硬伤”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昭乌达路与山丹街交会口看到,山丹街西口路中央堆积着高20公分的厚土,横占整个机动车道。中央与两侧路面坑洼不平,绕过土堆,在土堆东侧有一深约2米,宽约1.5米的深坑,坑内裸露出部分地下管线。“呼市供排水管网公司防洪专用”字样的白色长方形围挡与标有“市政养护”字样的隔离三角锥堆放在深坑四周。记者看到,深坑东侧路中央有明显修补过的痕迹,其中坑洼不平的白色砖体与两侧道路形成鲜明的对比。

  “去年11月,附近地下热力管网跑水,施工单位就用机械车辆开挖路口道路,寻找漏点。过后也看见有工人回填道路,但今年3月左右,路口中央道路塌陷成深坑,想行驶至昭乌达路,只能缓慢沿着北侧非机动车道行驶,道路交通高峰期,更是堵得要命。”家住科技厅住宅楼的赵先生说。

  记者也发现,部分从昭乌达路拐入山丹街的车辆经过街口时,排起长龙,车辆与行人混行情况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也波及到路对面新希望街东口。记者看到,昭乌达路与新希望街东口交会处立着“前方施工车辆绕行”的指示牌,两辆铲车横列停靠。居住在新希望街的住户,想进入昭乌达路只能徒步绕过围挡,车辆则全部需要绕行。记者看到,用围挡隔离的路面长约200米,宽为60米,中央道路露出黄色沙土,两侧里较为平整。

  记者了解到,此处路段去年发生过坍塌事件,也是热力公司正在抢修地下热力管网时发生坍塌。事后,市政部门进行了道路回填工作,但道路依旧没有完全开通。

  两街的居民看着前方不到百米远的昭乌达路,心中却是百感交集,“想过但过不去。”最远的距离就是“你在山丹街西口,我在新希望街东口。”这种情况已经困扰周边居民近5个月。

  气温回暖两街将铺油

  呼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市政科科长张灵通表示,去年11月20日,呼市科林热力维修昭乌达路周边管网设施,在开挖山丹街和新希望街后,由于天气条件有限,但为不影响交通,对于山丹街西口进行冻土回填工作,而且由于气温较低,不适合铺设沥青。由于冻土与路面黏合点较低,气温略高时,土面与周边道路黏合点密度降低,造成路面塌陷,而施工人员也及时再次填埋,但由于气温受限,目前,填埋工作不能缓解路面问题。而新希望街东口目前还需要再次进行路面养护工作。

  张灵通介绍,夏季是路面施工的最好时段,但呼市部分供热企业由于供热时间受限,只能入秋后进行管网排查工作,即使检查到部分管网漏水情况,破路动工,由于气温影响,路面无法恢复原状,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修补工作。

  为解决山丹街与新希望街道路问题,待4月下旬后,天气条件具备道路养护与铺设沥青工作时,呼市市政部门会与赛罕区建设局提前协商道路修缮的事情,两街养护修缮完毕后,东口封闭道路情况与西口坑洼塌陷情况将会得到解决。(记者 穆磊) 

[责任编辑 李珍 ]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人勤春来早 绿化早...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