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天气转暖 湿地湖泊候鸟归来
 

  原标题:天气转暖 湿地湖泊候鸟归来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南湖湿地公园、南环城水系、和林格尔县石咀子水库又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一群迁徙的赤麻鸭、鸿雁、白天鹅纷纷在此歇脚,它们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呈现出优美和谐的生态景观。”昨日,记者在手机上看到这条微信,大家纷纷转发,并点赞接力表示要保护环境。

  4月14日,天空晴朗,在距离呼市市区两三公里的南湖湿地公园中,刚退休的市民王师傅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静静的湖面。“你看,那是灰雁,还有赤嘴麻鸭,还有几种我不认识,初步估计有10种以上的候鸟在这儿觅食、歇脚。城市周边能有这样优美安静的自然环境,让人欣慰。”王师傅经常来公园里健身,后来发现这里有许多鸟类出没,就用望远镜观察,并用相机拍摄了不少照片,然后根据特征上网查找那些鸟类的种类名称,其中不乏国家级保护动物。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和林县石咀子村。据村民介绍,从3月30日开始,陆续有白天鹅等候鸟在这里歇脚,现在水面上已有十六七只白天鹅了。村民习惯称呼它们为“先头部队”,因为它们的到来,预示着再过几天,会有几十只、上百只天鹅在此落脚,它们一般会停留40多天,到那个时候,这里就是真正的天鹅湖了。

  “除了白天鹅之外,在这里停留的还有灰鹤、野鸭、鸿雁等十余种鸟类,有不少鸟最后就留下来不走了。到了五六月份,外来鸟和本地鸟已经分不清楚了。”村民们很自豪,“到那个时候,好多人都会来看鸟。”走在水库的堤坝上,记者时不时地可以看到绕空低飞的鸟儿。沿着堤坝一路步行,大概离岸边30米左右的距离,能看到有鸟类在捕食、嬉戏、飞翔。

  在现场记者发现,和林县森林公安民警正在沿着水库巡查,据张姓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护这些候鸟,我们已经把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列入巡视工作范畴,在水库区野生鸟类重点栖息地,每年候鸟迁徙时段都要聘用专职人员进行巡护,清除田间、树枝上的捕鸟网等非法猎捕设备,让白天鹅能安心生活。同时,严查任何非法猎捕或者破坏活动,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水库区面积大,工作人员坦言,执法死角会有,但随着全民爱鸟意识的提升,近几年来,居民、网友举报数量明显增加,帮助他们减轻不少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一起猎杀候鸟的事件。每年到了这个时节,村委会都会向村民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以保护天鹅不被骚扰和掠杀,使这里真正成为天鹅的乐土。(记者毛锴彦)

[责任编辑 魏莉 ]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人勤春来早 绿化早...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