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旗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改进干部考察办法,着重突出对干部“德”的考察,拓宽干部“德”的考核渠道,着力从“工作圈、生活圈、亲情圈、社交圈”入手,考实评准干部的“德”。
注重考察“工作圈”,深入单位把“德”评准。坚持考核常态化,由组织部门定期与干部本人或者相关人员谈话,深入考核干部在坚持原则、服从组织决议和遵守政治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做到主动问“德”。在考核中统筹考虑干部工作的关联度,采取向上个别征询、向下走访座谈的方法,分别征求上级分管领导、单位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邀请服务对象和所属单位同事、下属单位负责人,通过填写干部“德”的测评表,从各个方面了解干部工作作风及廉洁自律情况,着重考察了解考察对象的职业道德,真正把“德”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注重考察“生活圈”,深入社区把“德”问清。将干部在苏木乡镇、街道社区的表现纳入干部考察内容,通过深入“生活圈”了解考察对象的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方面,着重了解考察对象对自己的父母是否孝顺,夫妻感情是否和睦,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以及有无其他生活作风问题;社会公德方面,着重了解考察对象有无爱心,邻里关系是否和谐等。通过日常生活这面平实的镜子,照出考察对象“德”的本质。
注重考察“亲情圈”,深入家庭把“德”查明。坚持既在“大事”上看德,又在“小节”中察德,通过实地查看干部家庭情况,走访其父母、配偶、长辈等亲属和邻居,在乡语口碑里了解干部。重点了解考察对象的生活方式、配偶和子女的就业情况、财产状况,看考察对象是否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是否参加有赌资往来的娱乐活动,是否存在违背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情趣是否健康等。家庭验“德”时,采取一对一调查的方式,被访者对提供的情况予以签字确认,以防家属亲戚有隐瞒、谎报行为,确保走访情况属实。
注重考察“社交圈”,深入社会把“德”议实。坚持事前不公开考察意图和内容,采取侧面与考察对象朋友、同学、老乡等聊天的方式,通过交谈掌握其心理、价值取向、社会交际等情况。充分发挥纪检检察、审计、信访、公安等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作用,广泛征求意见,落实干部考核监督措施,从其“圈中人”的身份、爱好、交往、情趣、作风等方面逐项切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考察干部的“德”。对缺乏爱心、不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带头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不能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的干部,认定为“失德”。(通讯员 孙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