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扎鲁特旗创新推广六大草原产业发展新模式
内蒙古新闻网  15-04-15 15:42 打印本页 来源: 通辽日报  
 
    扎鲁特旗围绕转变农村牧区发展方式,把着力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作为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创新构筑“六大”龙头企业、产业集群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合作发展新模式,让山川披绿农牧民增收,实现双赢。

  牧源“草畜一体化”模式。2013年,总投资2.27亿元的牧源合作社“草畜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落户道老杜苏木。合作社与农牧民联合经营,实行饲养标准、育种改良、疫病防治、育肥出栏“四统一”,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2014年,基地种植紫花苜蓿10万亩,产量达9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出栏生态有机羊5万只,实现产值600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5个嘎查村、350余户农牧民户均增收1.6万元以上,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蒙草“产业联盟”模式。蒙草产业联盟万亩草原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项目位于道老杜苏木胡鲁斯台嘎查,总投资2874.6万元,总占地面积9478亩,建设年出栏5000头育肥牛养殖基地及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当地农牧民以土地、草牧场入股蒙草集团,对退化的草原进行恢复建设,与余粮畜业、山路集团共同合作发展肉牛养殖和光电产业,打造了集“草原种质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现代牧场建设运营——绿色养殖加工及新能源应用——新牧区建设”于一体的生态产业运营平台。基地建成后,当地农牧民年人均可增收2万元以上。

  图布信“联合家庭生态牧场”模式。巴雅尔图胡硕镇图布信嘎查牧民毕力根达来、赛音乌力吉、洪格尔巴特尔3户养殖户,将承包到户的草牧场统一使用、牲畜统一改良防疫、饲草料统一生产储备、费用统一承担,逐渐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合家庭生态牧场”。2014年,该联合牧场大小畜总头数达1110头(只),总收入预计达到115万元,纯利润达到64万元,人均纯收入7万元。

  霍日格“家庭牧场联合体”模式。格日朝鲁苏木霍日格嘎查将20万亩放牧场划分成410个小区,通过整合退牧还草、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和财政扶持资金,打机电井25眼、配备大型指针式喷灌设备15套,将嘎查的1万亩耕地全部建成了稳产高产的青贮饲料基地,大力发展家庭牧场联合体,嘎查现建有生态家庭牧场137处。2014牧业年度,该联合体大小畜存栏2.92万头(只),其中牛1.02万头、羊1.9万只,折合羊单位5.53万个,牧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2万元。

  邦杰“6合1”模式。河南邦杰控股集团公司是2014年扎鲁特旗通过招商引进的集牛羊养殖、育肥、屠宰深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是对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养殖户为核心,政府、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农业保险六位一体的肉牛产业化运作模式的积极探索。预计到2017年底,全旗标准化肉牛育肥场将发展到500——800家,年出栏育肥牛20万头以上,每头育肥牛可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达4亿元以上。

  兆君“种养加销、观赏体验一体化”模式。以耕地草牧场流转和参股租赁为前提,面向高端市场,加工销售无污染的农畜产品,引领游客体验观赏,形成“种、养、加、销、游”多环节多层次增收模式和体系。该模式构建的前导项目由内蒙古兆君纯然牧业公司、内蒙古开源牧业公司共同建设,总投资20亿元,建设基地20万亩。预计到2017年,可带动当地农牧户1200户以上,年均每户增收2.8万元。

[责任编辑 张睿 ]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人勤春来早 绿化早...
乳业博览会开幕
夕阳乐园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鸟类的天堂
文化墙上的故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