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世界读书日:你还有读书习惯吗?
内蒙古新闻网  15-04-23 16:20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活动

  培养市民阅读兴趣

  4月22日,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开展了“世界读书日”讲座,邀请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讲解“清代蒙古草原上的一带一路”。邓九刚说:“茫茫草原丘陵、悠悠戈壁沙漠,梦幻般的驼铃,首尾不能相望的驼队,以及那些把性命拴在裤腰带上闯荡驼道的汉子们和商贾们,就像一首永不消散的音乐,常常回荡在我的脑海,驼道、驼城的故事远离我们将近100年了,但是他们创造的商业奇迹却镶刻在历史无形的纪念碑上,为人民所感念。我相信,本讲座会为打造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凝聚社会正能量,实现时代新梦想,发挥鼓与呼的积极作用。”

  记者看到,来聆听讲座的人很多。张浩如说,从2014年“世界读书日”举办“青城讲坛”以来,他们先后邀请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李淑章、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著名儿童作家杨红樱等名人,开展了12期讲座。此外,他们还开展了各类亲子活动。他们想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张浩如说,作为文化单位,他们有责任传播文化,让文化深入人心。

  呼吁

  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为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首府的许多中小学都建立了图书室,在世界读书日期间也举办了丰富的读书活动,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许多学校也在“世界读书日”前夕举行了读书活动。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巧尔齐召小学在4月17日举行了图书跳蚤市场活动,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了3000多本图书,一本本图书就像跳蚤一样从一个同学的手里“跳”到另一个同学手里,每一个学生都享受着“淘书”和交易的乐趣。

  巧尔齐召小学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尤佳庆说,为了让学生们多读书,学校有图书馆,许多班级也都设置了图书角,由于学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非常多,为了让许多贫困子女也有书看,学校还经常组织志愿者向贫困孩子捐赠书籍。

  尤佳庆认为,现在面向孩子销售的图书非常多,图书的价格也普遍偏高,还有一些书籍充斥了暴力,不能提供良好的价值取向,孩子们读了这样的书很可能会走入误区,社会应该严格图书的准入和流通,让孩子们读到的都是优质的图书。

  倡导

  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消息称,中国人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阅读量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庆胜说,他年轻时特别爱读书,几乎是手不释卷,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法律的。现在,庆胜虽然每天忙于各种事务,可他还是没有放弃读书这一个习惯。他主张读书要读经典著作。他说,世界读书日是一个倡导读书的日子,但是,不要只在这一天才想起读书,要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尤其是年轻人,不要虚度大好的年华,就像有一句话说的,读书是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市民建议,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做好全民读书的引导,通过开展一些征文、竞赛、讲座等活动,引导全民多读书,并加大深度阅读。

  近年来,内蒙古作协和呼和浩特市作协相继开展了各类文化讲座,从2014年以来,内蒙古作协先后请到了雷达、梁鸿鹰等名家做客内蒙古文学大讲堂,为首府市民送上一场场文化盛宴;呼和浩特市作协也邀请了贾勋等文化名人举办各类文化讲座,让首府市民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通过这些讲座,激发了大家的文化渴求,许多人听完讲座后都争相购买这些名家推荐的书籍。

  内蒙古著名文化学者、内蒙古师范大学80多岁高龄的李淑章教授说,读书有三个境界,第一层境界是需要,第二层是兴趣,第三层就是欲罢不能了。李淑章教授所说的第三个境界欲罢不能就是指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谁去提醒、说教,像吃饭、喝水一样,是一种饥渴的感觉。读书,主要是读纸质的书。因为纸质的书是经过专家把关的,错误较少;而网上的东西好多都无人负责,有时错得吓人。当然,如果能把二者结合在一起,那就可以做到又好又快了。(记者 李樱桃 刘 惠) 

  相关报道:

  打造书香内蒙古 2015草原阅读季昨日启动

[责任编辑 李珍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