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巴林左旗精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蒙古新闻网  15-04-24 10:00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走进机关:结对共建,永驻爱心

  “多亏了叔叔阿姨们的帮助,我才能维持治疗。”三山乡胡都格村身患白血病、“博爱一日捐”活动受益者小霍哽咽着说。据旗红十字会会长张素娟介绍,每年全旗机关党员干部都积极参加“博爱一日捐”活动,所捐助的120余万元全部用于贫困大学生、留守儿童救助和大病救治及贫困户救助。截至目前,全旗165个嘎查村的贫困户全部获得过捐助。

  左旗除了通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尽责圆梦”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对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结合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常年坚持在全旗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共创共建活动。组织党政机关干部职工3000多人开展干部大下乡活动,在全旗倡导和谐互助之风;组织志愿服务队,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常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下,全旗各族群众互帮互助,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在旗内大街小巷,富穷携手、强弱联合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

  走进农村:转化思想,培育新风

  2014年,林东镇后兴隆地村村民王贵突然得了脑血栓,病情严重,而他妻子早年就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一家人因此陷入困境。村民知道后,自发为他家进行爱心捐款,仅一天时间捐款就达上万元。后来包村干部和部分镇干部纷纷行动起来,为他捐了14312元。由于治疗及时,现在王贵已基本痊愈,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没有大家伙儿的帮助,我早就不在人世了。”王贵向记者说这话时,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据该村老支书张学明介绍,自去年初在村文化广场设立善行义举榜后,村民们在道德模范的感召下,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友善之举层出不穷,营造了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

  左旗坚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乌兰牧骑下乡巡演、建设特色文化墙、建设并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开展“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产业、政策解读、孝廉文化等,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了良好的道德情操。目前,全旗165个嘎查村基本都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娱乐广场和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等活动场所,做到了农民休闲有去处、精神生活很富足。

  每天晚饭后,手拿扇子,腰扎彩带,呼朋引伴去文化广场跳舞成为各村男女老少必做的事儿。“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我们比城里人不差啥”成为全旗农牧民的共同心声。生活方式改变了,精神素质提高了,真善美、假恶丑辨清了,全旗农村牧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群众身边的“平民英雄”、“道德模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入广大社会群体。(记者 冯启良 刘丽华)

[责任编辑 李珍 ]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接春羔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校园里的激情那达慕
就等着住新房了!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