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劳动者的故事】崔志远:用心做事用情做人
内蒙古新闻网  15-05-08 15:01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凭着精湛的木工手艺当上全国劳模的人并不多见,可今年53岁的崔志远做到了。崔志远是包头市荣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木工,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带领班组总结出一套“废弃木方再利用”方法,每年可节约木材300多立方,降低成本50多万元。

  崔志远出生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后碳村一个农民家庭,17岁跟随父亲学习木工。2006年,进入包头市荣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他从之前的盖平房,转为盖楼房。

  凭着吃苦耐劳的劲儿,崔志远跟不同工种的师傅学习。2011年,崔志远已全面掌握了混凝土、模板、钢筋、架子等多个工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范,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才。每一根桩从土方开挖、放钢筋、浇灌混凝土,他都亲自跟班,手把手教作业人员规范操作;每一块模板,每一处细缝,他都会认真检查。崔志远说:“要用给自己建房子的标准来严格检查,互相给对方找问题,把容易忽略的问题挑出来,及时整改。”

  崔志远长期钻研建筑专业知识,木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担任了木工组组长,管理着100多人的专业队伍。平日里,工友们更愿意把他当作“大哥”和“师傅”,他经常手把手地教组员们操作技术,直到掌握要领为止。离乡这么多年,崔志远没有忘记家乡父老。老家的何平平是特困户,2012年,崔志远把何平平带到公司,教他砌砖、抹灰等技能。几年下来,何平平家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还盖起了新房。这些年,崔志远从家乡带出的剩余劳动力有50多人,仅去年就实现工资收入260多万元。(文/记者 高瑞锋)

[责任编辑 张睿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