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你造吗?张馨予花棉袄的设计师是内蒙古后生
内蒙古新闻网  15-05-16 12:14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用“马背精神”注解乡情

民族和家乡是胡社光的根和起源

  成长在内蒙古,草原人民豪爽大气的性格特点,为胡社光的服装注入了一股隐约可见的霸气。“我爱我的民族和家乡,那是我的根和起源,我的作品是人生经历的表现体,自然会有这一部分的体现。”他说,不管走到哪儿,都会以自己是中国人、是内蒙古人而自居。回国3年,他一直使用呼和浩特的手机号。

  16岁离开家,10多年后首次归来,胡社光已经有了衣锦还乡的意味。那一次,胡社光希望能在家乡寻找一批模特。直到现在,胡社光在世界各地的秀场上,大部分模特都是自己挑选的“老乡”。

  乡情太浓,2012年回国后再回家乡,巨大的变化令胡社光无力招架。他缺席了这个城市发展最快的时间段,再也找不到小时候住过的房子、走过的路了。他试图寻找儿时的伙伴,拼凑那些记忆……少年离乡,之后又加入荷兰国籍,胡社光总觉得自己缺失一份家的归属。小时候,胡社光和妈妈到通辽的姥姥家,一家人睡在土炕上,那种浓浓的感情似乎离开他已经太久了。

  3年来,胡社光平均每隔两周就会回一趟呼和浩特,看望父母老友,吃顿“呼和浩特口味”的羊肉,打理自己在呼和浩特的工作室……如此频繁的“归来”,对于家乡堆积了近20年的陌生感,终于慢慢化解。

  “蒙古族”是胡社光与生俱来的标签,自己骨子里的民族属性,一直指引着他的行动。

  2012年10月,刚刚回国,胡社光就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举行“胡社光的东方·风”时装发布会,展示了28套极具创意的蒙古族服饰。此次与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质量监督局标准化院的合作,将民族文化和时尚融合,推向世界舞台。但彼时的胡社光名头不响,那场时装发布会并没有带来多么大的影响力。而在今天,各大媒体记者为采访这位设计师而做功课时,才开始用各种搜索引擎寻找出当时那场民族风颇浓的时装秀。

  2013年6月,胡社光又在北京为内蒙古阿拉善羊绒定制了一场专场时装秀,为内蒙古的软黄金赢得不少人气。这对胡社光来说,是一场浸满乡情的“贴本”时装秀。

  最近,胡社光受邀担任了中国梦·梦回天堂草原“呼伦贝尔之星”全民风采选拔大赛的评委。

  在这场大赛中,胡社光成为一个8岁蒙古族小女孩的铁杆粉丝,她天生的灵气让胡社光叹服。“我希望能把她带到北京,加入我的‘马背精神’时装发布。”

  “马背精神”是胡社光“东北大棉袄”完结后最重要的设计主题。他要通过这一主题,将蒙古族爷们儿骨子里的精神展现给全世界。马鞍等元素,都是他设计的灵感来源,可能也会体现在时装上。

  当服装设计开始承载民族精神的宏大主题,服装已经不是设计主体,理念才是。胡社光计划,这场秀要在10月份的米兰时装周首发。时装模特,依然会是他挑选的蒙古族爷们儿。

  2012年,胡社光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展示了28套极具创意的蒙古族服饰

[责任编辑 刘俊霞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墒情良好 备耕扎实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