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草原,绿意萌动,处处生机盎然,温暖的阳光洒在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镇,鲜红的国旗在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农民新居上空飘扬,毗邻镇政府的街道上不时传来机器的轰鸣声和当地村民的谈笑声。
“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盖新房、建新村。”巴彦花镇白嘎力村56岁的牧民白金喜激动地说,他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受益者之一。
2014年起,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区实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巴彦花镇也不例外,在全镇开展了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契机的新农村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改变城乡面貌。截至目前,巴彦花镇22个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通电已实现;镇内水泥路通村率达100%;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200户。2015年计划完成危房改造560户,对全镇22个嘎查村进行人居环境“五化”治理,突出打造五一、于家粉房精品示范村。
巴彦花镇地处阿旗西北部,是该旗重要的生态屏障,“我们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当地百姓的积极性,呈现出了能人支撑、产业带动的良好局面。”该镇党委书记郝大鹏告诉记者。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正能量”。于家粉房村村民张学双由于修路与施工方发生矛盾,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成找到张学双,从政策实施到个人受益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多次协调,张学双最终同意了施工。和魏成一样,许多人主动参与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全镇整个项目进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在政府给咱修路、建房,去年我还加入了合作社,吃得好、住得好,这样的生活到哪里找啊。”顺着道伦百姓村村民吕子平的指引,记者来到了这个村的精细种植业示范基地,一垄垄整齐的田地里,一台自走式大型喷灌机正在工作。
从东到西来往于该镇的三个产业带,记者时时都能感受到村民发自内心的喜悦,在代白乌苏村71岁的村民王广全的果园里,他正与老伴一起收拾果树下的杂草,阳光透过枝叶照在他们洋溢着笑容的脸上,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我这17亩果园,有123苹果、安果梨,去年,咱这果卖得不错,纯收入有50000多块,今年估计行情也差不了。”王广全盘算着,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过程中,巴彦花镇通过打造以精细种植业、精品养殖业、精效林果业为主的三个产业带,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喜人成果。
“‘十个全覆盖’一方面使老百姓幸福地享受到完善的公共设施,另一方面从产业支撑上提高百姓的经济收入,让百姓的幸福洋溢在脸上、甜蜜在心里。”巴彦花镇镇长张立峥说。
如今,在党和政府实施的这项民生工程和当地惠农、富农政策的引领下,巴彦花镇的农牧民依靠先进的科技和勤劳的双手,在享受到完善的基层公共设施外,更换回了丰厚的收入。(记者 李震宇 田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