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她不顾亲人的反对毅然走进这个家。15年间,她任劳任怨地侍奉夫家的2位病残老人。公公离世后,她又把患病的父亲接到家里,连同婆婆一起精心照料。霍林郭勒市居民包金荣,用她的付出换来了一个贫寒家庭的幸福和谐,用她的人生故事诠释了当今社会的大贤大孝。
“我真的没什么可写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作为儿媳应该做的,很普通也很平常,真的……”瘦弱矮小的包金荣坐在记者面前接受采访时,紧张局促地搓着两只粗糙的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春日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温柔地洒在她那张由于过度操劳而显得过早苍老的脸上,让人体会到一种别样的美丽。
2001年,30岁的包金荣经人介绍,认识了27岁的小伙子赵宝玉。赵宝玉的朴实憨厚、勤劳能干和对长辈的孝顺,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很快,两个青年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面对女儿的选择,包金荣的父母愁肠百结:“这小伙子人倒是不错,可他的家庭条件也实在是太差了:母亲又聋又瞎,父亲常年多病,家里穷得叮当响,今后的日子还有奔头吗?”
在亲戚朋友的一片反对声中,包金荣执意嫁给了赵宝玉。当时,赵宝玉靠在市里打零工挣钱养家,没有稳定的收入;父母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收入来源,无力为儿子的婚事“添砖加瓦”,只是在结婚的时候给了夫妻俩100元钱,让他们备置点锅碗瓢盆。包金荣不相信“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说法,她常常鼓励丈夫:“只要我们齐心合力,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婚后的日子忙碌而辛苦。每天,她天不亮就起床为家人做好早饭,等到丈夫、老人洗漱吃饭后,再去附近的工地打零工挣钱。到晚上家人都睡下了,她还要洗衣、打扫卫生,常常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
婚后1年多,公公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卧病的老人成了她最大的负担。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分身乏术的包金荣在家里做起了“全职保姆”。
公公四肢僵硬无力,一切全靠他人伺候。吃喝倒也好办,大小便和洗澡可就成了难题,公公经常大小便失禁,包金荣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公公擦洗、换衣服。老人起先觉得不好意思,有一次儿媳将他搀到澡盆里,老人执意将她赶到一边,用一只稍能活动的手擦洗,却一下子摔得人仰马翻。从此,公公不再坚持,儿媳妇成了他离不开的“拐杖”。
包金荣对老人们的爱,细致周到,博大无私。虽然家里很穷,但只要有了好吃好喝的,她总是会留给老人们。逢年过节,无论家里怎么拮据,她都会给老人们买上一件新衣,做两顿老人们爱吃的饭菜。而每当那不常吃的肉菜端上桌后,她总是先给公公、婆婆和丈夫,自己只是象征性地吃上两口。
日子虽然过得劳碌又辛苦,但看到老人们在她的照料下笑口常开,逢人就自豪地夸赞自家的好儿媳,她的心里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满足与幸福。一家人和和睦睦,苦中有乐。
在床上躺了整整7年后,包金荣的公公在她的守候中安然离世。为公公送终后,包金荣对聋哑又失明的婆婆照顾得更加细心,可谓百依百顺。她对孝道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孝顺孝顺,就是晚辈要对老人既孝敬又顺从。只有这样,老人才能真正感到幸福快乐。”
由于婆婆的世界无声无光又无语,情绪时好时坏,性格也十分古怪,经常耍脾气。她说要到外边去,包金荣即便是正在厨房做饭,必须马上扶着她出门;她说想吃肉了,无论手头再紧,她都要马上买回肉来。如果不顺从她,她就发脾气,甚至又喊又闹,表示要向儿子“告状”。包金荣十分耐心地哄她,把脸贴在她脸上抚慰她,一次次地使她转怒为喜。
记者问包金荣有没有因为老人“不领情”而感到委屈,包金荣笑着说“没有”,因为早已熟悉老人的脾气,不会计较。再说,照顾老人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只要老人过得开心就行了。
包金荣的娘家在库伦旗,由于放心不下婆婆,她不经常回去。2011年,包金荣的老父亲不幸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需要有人照顾。于是,在和丈夫商量以后,把父亲接到了她家来住,和婆婆一起照顾。
在包金荣家采访时,记者发现,两位老人衣着整洁,面色红润,神态安详。在采访过程中,坐在包金荣身旁的婆婆多次握住记者的手,插话说:“我儿媳对我可好了,啥都好,我可有福啦……”
包金荣的大贤大孝、至诚至爱,感动了很多人。霍林郭勒市妇联主席说,包金荣的孝行既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全市妇女学习的楷模。今年3月,当地政府授予包金荣家庭霍林郭勒市“最美家庭”荣誉称号。(特约记者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