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临近六一 "宝贝经济"渐火 包头市场向多元化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15-05-28 10:18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晚报  
 

  随着“六一”临近,“宝贝经济”再一次被引爆。然而,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和往年不同的是,市场不再是各大商场“唱主角”,促销活动也趋于常态化。随着家长观念的转变,包头市不少手工DIY坊、亲子乐园、拓展游乐场等主打“玩儿”的机构渐火。专家表示,今后儿童节消费市场将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27日,记者走访了包头市几家大型商场发现,和往年不同,商场内不见了大型促销专柜,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品牌自己在做小型促销活动。

  商场有关儿童商品促销常态化

  “‘六一’期间,部分商品会有折扣,但目前我们品牌的促销活动已经常态化,没有特别刻意的活动。”在万达广场三楼,正在促销的某品牌儿童服装导购告诉记者,他们的促销活动几乎覆盖全年,儿童节期间的活动也很常规。

  随后,记者来到包百大楼和昆区王府井的儿童用品区,不少品牌也在做一些促销活动。“我们今年的儿童节促销活动5月29日才开始,是返券活动。”一位导购人员说。不少品牌导购人员表示,儿童节没有什么特别的促销活动,店内的促销活动已经不仅局限于儿童节的时候才做。“我们有专门的打折专区,会有很多过季的衣服或者旧款经常打折,价格也非常合适。”导购人员说。

  记者在106批发市场和泰汇和小商品市场采访时得知,大部分商家也没有在儿童节做特别的促销活动。

  “精神食粮”受家长重视

  和商场常态化促销形成对比的是,目前,包头市不少亲子游乐场所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六一”期间,团购、亲子活动、进店优惠等促销活动层出不穷。很多家长表示,会带孩子报名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的节日过得更有意义,而不只是简单地去买衣服、吃大餐。

  “孩子今年五岁了,‘六一’我准备带孩子报名参加陶艺DIY大赛。宝宝和家长一组,共同完成一个创意陶罐,孩子听了特别喜欢。我觉得做陶罐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游戏中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市民王女士说。

  和王女士一样,市民刘先生也为宝宝团购了几张拓展游乐场的入场券。刘先生说,他的孩子从小胆子比较小,带他去拓展一下,长长见识,也能锻炼胆量。“过节应该更重视孩子的精神生活,多陪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其实孩子并不缺玩具、衣服,更多的需求是在精神方面。”刘先生表示。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包头市亲子机构非常多,蛋糕DIY、陶艺DIY、亲子乐园等平时生意就非常好。而在“六一”期间,不少机构推出的亲子活动也受到家长的欢迎。

  位于万达商圈的一家蛋糕DIY工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六一”期间,他们联合万达广场做过蛋糕DIY大赛,效果非常好。今年“六一”活动方案还没出炉,但优惠活动肯定不能少。“现在家长越来越注重对孩子能力、心智等方面的培养,所以‘六一’期间,更愿意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工作人员说。

  儿童消费市场将呈多元化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曾经“儿童节经济”主打的玩具、服装等传统行业已难现“独大”势头。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闫包成教授也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六一”消费市场也不单单局限在传统行业,消费市场将向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闫教授认为,家长的认知是对“儿童节经济”最大的影响因素。随着认知的转变,更多家长将培养孩子的重心偏向注重孩子的能力、人格、性情方面的培养,让一大批这样的机构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六一”是属于孩子的节日,家长要想法设法让孩子过个有意义的节日。和吃大餐、买玩具相比,精神方面的消费占到更大比例不足为奇。同时,虽然玩具、服装传统行业在“六一”消费市场再难成“专宠”,但新兴行业的崛起对传统行业也是很大的促进。因此,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会促使儿童节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发展。(记者 徐忆)

[责任编辑 李珍 ]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