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朱天甲的粉条产业梦
 

  原标题:朱天甲的粉条产业梦

  一走进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义新村天甲粉业专业合作社,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土豆粉香味便飘然入鼻。晾晒场里,刚刚加工出来的粉条如一条条水晶线,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晶莹剔透。

  合作社300多平方米的粉条加工车间里,雾气缭绕,机器的嗡嗡声响个不停。搅拌土豆粉、漏粉条、晾晒……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

  “看似普通的粉条要经过许多复杂的工序才能成型。”合作社负责人朱天甲说,加工粉条首先要清洗土豆,然后要经过打粉、搅拌、煮沸、漏粉、成型、过水、控水、晾晒等多道工序,才能走进市场。有一道工序做不好,都会直接影响粉条的口感。

  俄体镇素有东北粉条之乡的美誉。朱天甲从小就在自家的粉坊里长大,加工粉条的手艺传到他手里,已经是第4代了。“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要把俄体粉业发扬光大,将东北粉条之乡的美誉传播得更远。”靠着一步一步地积累,1997年,他已经开了两间粉房,但是效益平平。朱天甲隐约感觉,这样单打独斗经营下去,只能把路越走越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吉林的一家粉业专业合作社了解到,它们的专业合作社享受到了国家的扶持政策,更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我觉得藏在心头多年的梦想有了实现的途径。回家后,我就着手筹建合作社。”牛天甲说,他在旗就业局和扶贫办等部门的帮助下,成功筹措到了起步资金。

  2010年6月,朱天甲联合150多位农民成立了天甲粉业专业合作社,在马铃薯种植、粉条精深加工、粉条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分工合作。这样一干,不但粉条质量好了,销路也打开了。

  “以前规模小、销路窄,一天最多也就生产个五六百斤粉条。现在资金充足,买了机器,一天至少能生产5000斤粉条。”朱天甲兴奋地说。

  2012年初,天甲粉业专业合作社作为制粉工艺的传承单位,被列入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天甲粉业取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富甲天下和俄体粉条两个商标。

  “现在合作社一年工期6个月,能生产100万多斤粉条,通辽、太原、长春、深圳的客户都来我这儿收粉条,一年净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以上。”牛天甲说,人要敢有梦想,他现在的梦想是尽早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让更多人品尝到俄体粉条。(记者李文明胡日查 见习记者史美越高敏娜)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