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再疼也得动
 

  新文

  《互联网思维》在书里讲到“痛点思维”。小米董事长雷军日前在讲智能手机时提到,目前行业创新进入瓶颈期,续航和屏幕是还没能很好地解决的痛点。日前宣布退休的央视主持人敬一丹在谈到开播20年、她待了19年的《焦点访谈》栏目时说:“《焦点访谈》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栏目,它就是为了让人民保持痛感。”痛感是由痛点所引发,敬一丹所说的“让人民保持痛感”,应该是让人民保持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痛点的敏锐感觉。而且,“让人民保持痛感”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消除痛点。当我们看到经《焦点访谈》报道后,相关部门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无不为消除了痛点而高兴。

  由此让人想到,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存在大量痛点,有大量痛点亟待消除。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痛点,对待痛点的态度是理解而不是麻木,敏锐而不是偏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主动做一个消除痛点的人。改革必然触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阻力是难免的。越到关键时刻,改革就越难。但是再疼也得动,不能因为有阻力就不前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大胆担当,主动消除痛点。

  所谓痛点,无论是对于人还是社会来说,都是让人感到不便、不爽、不利,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品质的所在。无论是在市场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关注痛点并主动消除痛点,都是善莫大焉的。找准痛点,是一切创新和变革的基础。解决痛点,是一切创新和变革的旨归。无论是生活还是社会,无论是技术还是制度,每一个痛点的消除和解决,无论大小,都代表着进步,代表着品质的提升、状态的改进、福利的增加。改革在全面深化,制度在不断创新,其着眼点都是要消除痛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满幸福。因而,老百姓期待不断能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痛点成为政府的改革点,将其消除,并使之最终转化成老百姓的幸福点、福利点。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主动消除痛点的人,对于痛点不是回避,更不是畏难,而是迎痛点而上,不断消除痛点,改革和发展就会越来越顺利,痛点也会越来越少。即使限于条件,不能够去主动消除痛点,也不能做消除痛点的阻挠者,更不能为消除痛点设置各种障碍。随着各领域痛点的一个个解决和消除,我们的生活必定会越来越美好。

[责任编辑 魏佩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