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贫困母亲的幸福之门
养牛赚了钱,李立荣家添置了专门拉草料的三轮摩托车。
一群小牛犊围着一位中年妇女争抢饲料,这是走进多伦县西干沟乡牛槽洼村李立荣家映入记者眼帘的一幕。今年43岁的李立荣和丈夫养着30多头牛,喂牛、饮水、扎草料、出牛粪……一系列的活儿让两口子从早忙到晚,虽说辛苦,但李立荣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要不是‘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的救助金,哪儿有今天这些牛!”李立荣忙里偷闲,放下手中的铁锹和记者聊了起来。
据了解,多伦县“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是全国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首次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6个项目点之一,于2012年在多伦县实施。该项目以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贫困母亲为救助对象,围绕“治穷、治愚、治病”的目标,共投入资金102.5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治穷”,采取“小额资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模式。目前,项目已在多伦县运作了3年,每年选择符合条件的50位贫困母亲投放救助金2万元,一年后资金回收,不收一分利息。回收的资金投入下一年度,一年一轮,滚动运作。其余2.5万元用于“治愚、治病”,开展免费体检、农业科技培训等活动。
新盖的库房。
2012年7月,李立荣拿到了2万元救助金。两口子看好了当时牛价偏低的时机,花1.5万元买了2头母牛,剩下的钱用来补充饲料。第二年牛价上涨,光2头母牛生的小牛就卖了2万多元。“咱们县里有企业订单肉牛育肥项目,只要有牛就不愁卖。‘母的生母的,三年生五个’,我家的牛从3年前的7头增加到了如今的30多头!”李立荣的俏皮话逗乐了在场的人。
救助金无息使用,到期要还。家庭贫困的李立荣一家,哪儿来的信心一定能还上救助金呢?坐在她家刚刚装修一新的正房的炕头上,李立荣和记者娓娓道来:“春天把钱投到地里,买种子、化肥、农药,种蔬菜。秋天,卖了菜的钱用来买牛和饲料,经过冬天育肥,到了春天再卖掉,挣了的钱再投到地里。虽说‘套路’不变,但投入一年比一年大,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救助金都是提前还上的!”不仅如此,李立荣两口子日子过得精打细算,又懂得规划。2013年胡萝卜价格好,她家种的17亩胡萝卜卖了近6万元。看到去年胡萝卜市场过剩、价格下跌,李立荣认识到了种植结构单一的风险。今年她家调整思路,种了芹菜、大白菜、胡萝卜等好几样蔬菜。
给小牛犊喂饲料。
“家里牛多了,我们专门盖了放饲料的仓库,还买了运草料的三轮摩托车。”说起这几年家里的变化,李立荣很知足:“以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舍得吃穿了。今年又买了辆小轿车,接送在县里上初中的儿子。”
截至目前,多伦县“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项目已累计救助贫困母亲87人、150人次,直接受惠人口315人,脱贫率达到92%。3年来,该项目共组织体检6次,参加人员410人;集中培训6次,参加培训526人次。多伦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王起华说:“项目不仅给予贫困母亲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妇女们的生产生活观念,让更多人拥有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见习记者韩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