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李来保:村民信赖的“当家人”
内蒙古新闻网  15-06-08 15:58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固阳县金山工业园区红崖湾村是个人多地广的村,说起村党支部书记李来保,村民无不交口称赞。在连续5次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李来保都是高票当选的“当家人”。选他,村民的理由是:“李书记处处为村民着想,遇事有办法,事事能办好,村务交给他,我们一百个放心。”

  “当家”15年来,李来保凭着一份对党的热爱、对村民的厚爱之情,将“商业经”融合在村务管理中,使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了富裕村。现在的红崖湾村,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55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的先进村。

  临危受命

  带领村民致富

  “我是被‘叫’来当村党支部书记的。”今年六十多岁的李来保对于1999年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当时,红崖湾村委小川口村发生了一件很难解决的纠纷事件,因为种种原因,乡党委想到了在乡镇企业上班的李来保。临危受命,李来保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努力协调下,最终将事件平息了下来。之后经历了一次工作调动后,李来保又再一次被调回村里,任命为红崖湾村党支部书记。

  面对红崖湾村每人十几亩贫瘠的耕地,十年九旱这个现状,李来宝决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洪水地”。他与村民一起修水坝,开通渠道,将洪水滩改造成了涉及4个村1800多亩肥水地。改造后的土地只要得到一次好雨水浇灌后,两年的丰收年景就有了保证,村民再也不愁填饱肚子了。李来保上任初期还产生了带领群众搞养殖的想法。“养殖见效快,劳动强度不大,是一个适合大多数村民增加收入的出路。”。为了调动村民们养奶牛的积极性,李来保自己先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起了两个“奶站”,解决了村民们在产奶销路上的后顾之忧。随后就有四五十户村民养起了奶牛,大家又有了新的收入。

  与此同时,李来保还带领村“两委”班子及全体党员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跑项目引资金,先后引进了500千伏变电站、引黄入固水站、澎润土厂等多家驻村企业,这些企业的引进,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土地补偿收入,也让当地的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入了企业工作,村子路边经济也被带动了起来,真正使村民们实现了种地、打工两不误、收入翻倍的目标。

  坚持不懈

  村级阵地“提档升级”

  李来保常说:“为百姓当家,靠的就是共产党员的赤诚公心和爱民之情。自己的行为既是镜子,也是标杆,大家都在看,都在效仿。”

  当年,村委会从地处拐角、破烂不堪的旧址搬出来后,如何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活动、办事的村委活动场所,成为了摆在李来保面前的一道难题。于是他开始积极到镇里、县里要项目跑资金,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向上级部门申请到了一部分建设费用,但还是远远不够建设所需。为了实现村民活动有场所这个目标,李来保带头自掏腰包捐出1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党员、企业纷纷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筹集了68000多元,于1999年对村委活动室完成了第一次全新改造。之后在李来保的积极努力争取下,又投资约37万元,于2014年9月完成了第二次村级活动场所的全面“提档升级”。目前,该活动场所总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文化中心、农家书屋、村卫生室、健身广场等,成为一个集党员活动、政策宣传、民主议事、文化娱乐、医疗服务、便民利民功能于一身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既然村民把期望放在咱身上,就得把事情做好、做实。”李来保表示,也正是“村民信赖”这种动力,让他15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打理”着红崖湾村,使该村实现和谐快速发展,李来保和村委班子也得到上级的充分认可。

  2010年,李来保被固阳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2013连续三年被固阳县委、县政府评为前十名优秀村干部;2014年,被包头市委组织部评为包头市级“嘎查村党组织示范带头人”。2013年,红崖湾村党组织被包头市委组织部评为包头市级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2014年,被自治区党委、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记者 李娜)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