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常胜镇“一村一品”撑起农牧民增收大旗
内蒙古新闻网  15-06-08 16:44 打印本页 来源: 通辽日报  
 

  近年来,科左后旗常胜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有特色、效益好、影响力大的拳头产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高高举起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大旗。

  小獭兔摘掉贫困村“帽子”。常胜村是个人多地少的贫困村,村民基本以种养业为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为了改变村里的经济状况,2013年初,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该村确立了獭兔养殖项目。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该村成立了獭兔养殖示范合作社,由“两委”班子牵头,购回125只种兔进行饲养,仅一年时间,就发展到1500只,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后,村民纷纷购买种兔。为让村民在养殖路上少走弯路,镇党委、政府与村“两委”班子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截至目前,该村年出栏獭兔20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有8户,一般养殖户出栏獭兔也都在100只以上,合作社年出栏獭兔5万只以上,社员人均收入1.5万元。通过发展獭兔养殖产业,常胜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牵住“牛鼻子”发展“牛经济”。该镇通过领导包联责任到人、增强培训引导、加大资金扶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狠抓养牛产业发展,并为群众算一亩青贮养一头牛的经济账,逐步扩大青贮种植面积。地河村塔林屯建立了养牛示范基地,全屯年出栏育肥牛3000余头,有效带动了周边村乃至全镇牛产业的发展。

  大扁杏成为“摇钱树”。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该镇把林果产业作为治理沙化、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着力推进高效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今年春季,在迷力村新建了一处占地面积300亩的大扁杏种植基地,栽植大扁杏幼苗16500株,成活率在90%以上。据了解,大扁杏2-3年后进入初果期,亩效益在500元以上。5-6年后进入盛果期,亩效益在1500元以上,是实实在在的“摇钱树”。

  小水库变成“小金库”。该镇充分发挥五家子水库的资源优势,引导农户以“轮放轮捕”取代“春放冬捕”的养鱼模式,并打破“单一”的传统养殖模式,实行“立体养殖”,即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同时实行“生态渔业”旅游计划,逐步将五家子水库打造成集农家体验、垂钓及风景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型水库。(刘子群)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