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奋战两日 通辽考生如释重负 家长筹划考后计划
内蒙古新闻网  15-06-09 15:53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通辽  
 

  8日晚上17:00分,经过两日的奋战,尽管9日还有蒙古语文乙/民族汉考三级的考试,但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已经是如释重负了。在各个考场外面,老师和家长们早早守候在那里,等待着轻松走出考场的考生们。两天的考试结束让多数人都暂时放下一颗心,采访中,说起本次高考,多位考生表示“不紧张”,而家长们给出的答案则是不敢过多询问孩子的考试情况,甚至有些家长已经将重点放在了孩子的高校选择上。

  多数考生称“不紧张”并已做好考后安排

  8日上午11:30分,当综合科目考试结束后,记者在一中大门口见到了刚走出考场的郭桐,他用“挺好”二字形容自己所考的科目。“我觉得都挺好的,基本把自己正常的水平发挥出来了,至于成绩怎么样,目前还没法估算,不过还是希望能获得一份惊喜。”郭桐对记者表示,面对高考自己没有压力,更没有紧张的情绪。“就像平时考试一样,没有把它想象成是‘人生第一考’,既然自己已经尽力了,其它的也无需想得太多。”同时,说起自己的考试情况,阚可同学对记者说:“考的还可以吧,语文似乎难了一些,数学‘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简单的很简单,难的又特别难,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

  正当采访时,一名蹦蹦跳跳走出考场的男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记者了解到,这名王姓同学不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着高考,并且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考后生活。“10号我要和所有同学们聚餐,11号是我们几个比较好的同学小范围地聚会,然后我们就出去短途游,既然考完了,就不去想那么多,先放松一下最重要。”该同学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考生都是抱着轻松的心态面对高考的。“紧张?我从来就没有紧张过,考试结束后,剩下的时间就属于我们自己的了,我一定要和同学们出去玩两天。”刘云贺对记者说。

  有些家长为考生填报志愿做准备

  在等候考生的过程中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坐在“马扎”上,望着考场的方向。采访中记者得知老人姓曹,今年68岁,这两天一直在陪着孙女考试。“孩子从小到大都是老伴儿我俩带着,这回她参加高考,我们真是不放心,所以就一直过来陪着,考完的那几科孩子说还行,我们也没多问,她的理想是能去上海读大学,作为爷爷我祝福她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多位家长向记者表示对于孩子的考试情况“没问”或者“没敢问”。“我儿子平时成绩还行,今天都考完了我还能问一些关于考试的问题,昨天一点都没敢问,就是在饮食生活上满足他的需求而已。”家住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一村的张丽君告诉记者。同时她也表示,孩子考试结束后,自己也轻松了很多,不会非常在意孩子的考试结果。“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尽管希望孩子能取得一个好成绩,但高考绝对不是唯一出路”。来自舍伯吐的王先生与张丽君有着相似的想法,他也表示考虑到孩子的情绪问题,没有过问已考科目的情况。“之前老师也建议我们不要太多地过问孩子的情况,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就算有问题,也是憋在心里。”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高考结束后考生们欢呼雀跃的同时,家长们也似乎松了一口气。“我的心这两天七上八下的,啥也不敢说,更不敢问孩子的成绩咋样。”一直在考场外等候女儿的胡女士对记者说。而在考试结束之前,胡女士则在考场外不停地与其他家长们交流着各个高校情况。“我女儿想学师范类专业,她去哪个学校好呢?”胡女士向一位家长询问,问了一圈后,胡女士的脸上略显失望表情,显然别人给出的答案和她心中所想是有一定区别的。“我女儿成绩也就是中等,刚上高三我就为她读大学犯愁,现在到了这个关键时刻我更愁了,明天我还是找个专业人士帮着分析一下吧。”同时胡女士对记者表示,女儿已经安排好了高考后的生活,“她说想和同学们去辽宁旅游,孩子长大了,出去玩玩我们做家长的全力支持。”(记者 韩丽 乔颖君)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景歌舞剧《乌兰...
扎拉森夫妇接羔记
会咬人的机器人
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
培育脱毒马铃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安代舞进校园 非遗文化有传承
足球宝贝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