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难矣哉,斯文
 

  近几天,正是高考录取十分紧张的时候,网上曝出了清华、北大的四川两个招生组在官微上互相“掐架”的帖子,自然引起舆论关注。于是,有媒体发文呼吁:北大、清华竞争生源必须保持斯文。

  然而,难矣哉,斯文!

  何谓斯文?厦大教授易中天有一本专门写斯文的书,其中介绍了不少古今人物的斯文脸谱。如果从常识上讲,笔者以为是一种文化素养,是有文化有涵养的外在表现,反映着内在的实力和底气。它既有别于土豪们的粗鲁和张狂,也有别于小人们的矜持与虚妄,给人以一副谦谦君子状。但若既无实力,又无底气,面对竞争者的阴损还一味斯文,那就难免陷入装斯文和穷酸。

  拿高考录取来说,在竞争激烈且以考分论英雄的年代,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各高校,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难免在录取分数线上做文章,采取一些有违正当竞争和有损斯文的手段。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现实和经验表明,就像起跑冲刺一样,高校若录取了较多的高考高分者便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录取战役”,也赢得了今后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所以各高校竞相出招,以录取较多的高考高分者,便让竞争生源的现象十分突出,手段也各有“高低”。前几年不就曝出香港高校来内地“掐尖”,用高额奖学金“掠走”高分考生的新闻吗?近年又有北大、清华为了录取各地的高考“状元”,竟将“状元”及其家长们以“参观校园”的名义请到北京,变更联系方式,让他们与竞争对手“失联”,并许以种种实惠和自由。这种“花钱买状元”“承诺诱考生”的现象,在高校乃至社会上早已见怪不怪,何谈斯文?

  有人说,大学说到底不应该比自己有多少高考“状元”,而应该比培养出的学生日后的成就。这当然是对的。曾记否,前两年北京某名牌高校就如数家珍般地“亮牌子”:本校曾培养出多少政商学界精英,今年又有“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与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的励志标语。然而,没有优秀生源,它们岂能培养出如此众多且值得骄傲的精英!学生日后成就不是短短几年大学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除非高考“状元”们个个都是“只会考试”的机器和书呆子。从这个角度看,笔者以为高校为了录取到高分考生,遵守录取规则,尊重考生自愿是首要的,但手段和措施的斯文与否倒在其次。

  说到斯文,笔者想起了另一则新闻,即备受关注的方舟子、崔永元互诉对方名誉侵权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判决认为,方、崔连续发表针对对方且具有人身攻击的微博言论,构成对对方的名誉损害,因此判决双方互相道歉,删除侵权微博,相互赔偿对方4.5万元。这虽是一审判决,但在讲究法律的严肃性和文化人应有的斯文方面都很值得我们深思。

  方舟子和崔永元是人们熟知的社会公众人物,是被他们的一些粉丝称为“名星”的现代文化人。然而在有关微博论战中,却丝毫未表现出应有的斯文。据报道,2013年9月,方、崔二人因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展开微博论战并逐步升级,出现了“骂战”甚至“骂街”。如什么“坑蒙拐骗都干过”“网络流氓暴力集团的头子”“疯狗”“主持人僵尸”……这类诽谤、侮辱性语言,不仅构成了名誉侵权,也让斯文扫地。反倒是一审法院的判决书,对他们的论战行为分析的头头是道,具体指出了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给他们也给我们上了一堂严肃的法律课和斯文课。

  联系到上述两则新闻以及一些网络论坛上的侮辱、谩骂、暴力性语言,我们难道不应当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斯文素养吗?尽管这有点儿难。(马晓途)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室内自驾游
长卷献给党
新创歌曲唱响草原...
倡导低碳节能
机械化养殖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之星”抵达乌拉盖大草原
夏日草原套马表演展风情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