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治理违建需破反弹困局
内蒙古新闻网  15-07-08 08:31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6月30日,百名执法人员进入金河镇前白庙村与旭泥板村集体土地建搅拌站,开始对该处的违建进行彻底拆除。一会儿工夫,违建在挖掘机的轰鸣中变成了一堆瓦砾。(7月4日《北方新报》)

  既然知道违建是违法的,为何能长时间占据城市一隅?其背后有执法不力的原因,恐怕也在于一些违建者的特殊身份在作怪。恰恰是后者,给了违建者视法律如无物的牛气,也增加了拆违的难度系数。

  遏制违建,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只有相关部门理清权责,舆论引导和严管重罚多管齐下,才能彻底将违建者的霸气打掉。由此而言,树立法制权威,来一场拆违风暴迫在眉睫,必须抱以铁的手腕,以零容忍的态度打掉这一只又一只拦路虎。再者,还应把拆违与肃纪结合起来,查清执法迟到的原因,查查看有没有顶风违纪的官员。

  违建全程监管说说容易,但在具体实施中牵涉面广,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难度再大也要抓起来、管起来,因为这毕竟事关公众利益。一方面,职能部门在加大日常巡查、当好监管守夜人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居委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干预和管理,让企业和个人自觉遵守建设准则,规范建设行为;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引导、常态执法等方面防患未然,变失查为严查、失控为可控,从而有效阻止违建出生并成长在监管的空白地带。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室内自驾游
长卷献给党
新创歌曲唱响草原...
倡导低碳节能
机械化养殖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草原之星”抵达乌拉盖大草原
夏日草原套马表演展风情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