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网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评】任性的“路怒”还要撒野多久?
内蒙古新闻网  15-07-08 09:26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北京市房山区近日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行驶中的小客车发生碰撞后失控,其中一辆撞向路边公交车站台。有目击者称当时肇事车辆之间有相互斗气、别车行为。目前两车驾驶员均被警方刑事拘留,但5条鲜活生命就此终结,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与伤痛。

  斗气别车、严重超速等攻击性驾驶行为,近年来屡见报端,成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一大隐患。几个月前,成都一名女司机因强行变道引发后车不满,随后双方连续别车等行为令矛盾激化升级,最终女司机被后车司机从驾驶室中拖出、当街暴打。

  “路怒”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或者治安事件,正呈多发态势。据交管部门统计,因“路怒症”导致的交通事故,2013年为8.02万起,2014年较上年增长2.4%,今年前4月更同比增长3.7%。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汽车保有量众多,在这种背景下,急需建设与之匹配的道路安全环境,并从多角度预防和惩治“路怒”等危险驾驶行为。

  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参与者,机动车驾驶员应加强自身道德涵养,谦让为先,切忌因交通工具的不同而“自我膨胀”。许多“路怒”一族,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温文尔雅,一握紧方向盘便对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滥发不满,性格激变令人诧异。中国自古讲求“以礼待人”,处世推崇“让”字当先,因“让”而生的桐城“六尺巷”至今仍传为佳话。在路上慢一慢、让一让是君子之德。倘若因头脑发热互逞一时之勇,轻则刮擦破财,重则车毁人亡。

  提高自身修养,更要对法律心有所畏。公路不是赛车场,红绿灯不是发令枪。交通法规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交通秩序的保证。道路不论宽窄,不遵守秩序就意味着丧失效率和安全。“路怒”之下,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抢行别车,即便宽如双向十车道,照样会“狭路相‘碰’”。面对这类危害公共安全的驾驶行为,需要交管部门加强路面监控打击力度。

  立良法才能保善治。面对逐年递增的“路怒”之痛,还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对扭转当前道路安全形势、保护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回首“醉驾入刑”的过程,南京张明宝案及一系列惨烈的同类案件加快了相关立法进程。如今,“饮酒不开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前不久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审稿明确“校车客车严重超速超额入刑”,一些常委会委员也在审议时提出“毒驾入刑”的建议,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对“路怒”这种危险驾驶行为,尚需更明确法律规范、更严厉的法律制裁。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立法调研力度,用强大的法律威慑抑制部分驾驶员撒野的冲动,让他们收敛起任性的“路怒”,确保公众安全的出行环境。(记者萧海川、吴振东)

[责任编辑 王美花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室内自驾游
长卷献给党
新创歌曲唱响草原...
倡导低碳节能
机械化养殖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感受边境城市风情
夏日草原套马表演展风情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