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革除陋习不妨开个温柔药方
内蒙古新闻网  15-07-09 09:45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原标题:革除陋习不妨开个温柔药方

  7月7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看到,路北侧的绿化带里有大量的杂物和垃圾,影响了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7月8日《北方新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也是最直观的方面,但是现在又看到了绿化带里遍布垃圾的新闻,让人情何以堪?绿化带之所以成为垃圾杂物的藏身之所,应该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一些市民的陋习让绿化带变成了垃圾桶,二是管护不及时,绿化带中的垃圾才会积重难返。从某种角度说,在绿化带里扔垃圾比在大街上扔垃圾更可恶,大街上的垃圾至少容易清理,绿化带的垃圾更有隐蔽性,平时不容易发现,清理起来也很难。针对这种陋习严格管理固然应该,有关部门有必要从此加强绿化带的管理和维护,但同时我们更愿意开个温柔点的药方,那就是通过媒体发布倡议,呼吁更多的市民自发主动加入到创建文明城市中来,让大家表示“从我做起,不再随意往绿化带里扔垃圾。”因为城市环境的维护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某个单位的责任,而是全体市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著名作家郑渊洁说过,垃圾遍地是教育的失败,没有尊严的人才会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与生硬的说教相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倡议更容易让市民接受,很多时候宣传和倡议都是一种隐性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容易引起市民的响应。在温情提示下,也许很多市民能从此革除陋习,从良好习惯中体现尊严人生。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室内自驾游
长卷献给党
新创歌曲唱响草原...
倡导低碳节能
机械化养殖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感受边境城市风情
夏日草原套马表演展风情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