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警惕高温津贴沦为纸上福利
内蒙古新闻网  15-07-20 11:3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据《北方新报》报道,每到伏天,关于高温津贴的话题也最引人关注。首府关于高温津贴有哪些规定?落实情况如何?室外工作的人员又有怎样的辛苦?人们是否了解关于高温津贴的相关政策?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各地气温逐渐攀升,“烤”验着每个户外工作者。而每年这个时间节点,高温津贴的话题就会被重新提起。虽然发放高温津贴国家早有规定,但是执行起来并不尽如人意。

  有专家指出,对于高温津贴多数企业至今落实不到位,八成劳动者难以足额拿到高温补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看到,国家规定多是指导性意见,既不具强制性,也无相应的惩罚机制,这就导致规定难以切实执行。另外,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均规定,工资分配由企业自主,实行工资协商制度。高温津贴发放属于企业的工资分配范畴,执法部门无法直接干预。

  因此,避免高温津贴沦为纸上福利,还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一方面,可以由国务院颁布具有强制性的规定,明确向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的具体规定,赋予劳动执法部门查处行业领域中不落实高温津贴的权力,以及执行具体的处罚措施。

  另一方面,可以由最高司法部门结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防暑降温措施,是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提高用工单位的违法成本。只有从法律层面上使用工单位自觉守法,使其认识到违法的沉重代价,劳动者的高温权益才不会沦为空谈。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欢乐草原行
干部帮咱剪羊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香瓜上市
武川蘑菇远销福建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