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学会善待雕塑
内蒙古新闻网  15-07-20 11:3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西北角有一尊奔牛雕塑。6月份的一天,该雕塑的牛尾巴丢失了,被人齐根锯了下来。6月23日,本报刊发新闻,对此事进行了报道。7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新华广场看到,奔牛的尾巴重新做好并安了上去。但是个别游人仍然不爱惜,两名男子甚至爬上雕塑,骑在牛身上、头上玩耍。(7月17日《北方新报》)

  雕塑既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又是城市精神的象征,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代表了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说,一个有品位的现代化城市离不开雕塑的点缀。可是在有些人眼中,雕塑竟成了碍眼风景,在我们身边,破坏雕塑的行为屡屡发生:九久街的铜雕被人拿走了茶碗;金桥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楼前的街心公园内的小男孩雕塑被人弄断了手臂;如意广场的一组铜像身上刀痕严重……所有这些不文明行为都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格格不入,也说明少数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雕塑尤如城市的名片,不善待雕塑,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对一个旅游城市来说,影响更大。首府的雕塑大多具有民族特色,通过精美的雕塑能让外来游客更加了解首府、记住首府,如果游客看到的都是残破的雕塑,会作何感想呢?做为这个城市中的一员,我们应该热爱这座城市,爱护她的一草一木,从每件小事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影响身边每一个人,希望有那么一天,在首府再也看不到不文明行为。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中蒙油画展开展
欢乐草原行
干部帮咱剪羊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香瓜上市
武川蘑菇远销福建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