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蒙古地区反满抗日斗争不断。1931年10月,江桥抗战开始,因洮南镇守使张海鹏叛军投日,其部下三团一营营长白永盛率全营112名官兵脱离张海鹏部,直接投入兴安屯垦军第1团团长苑崇谷部,归马占山部队指挥,先后在江桥蒙古镇和兴安地区组织500多抗日义勇军参加马占山队伍,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1931年12月,在东北巡视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罗登贤就任满洲省委书记。此后,中共满洲省委一面创立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一面领导、帮助各地抗日义勇军的斗争,促进其发展。
江桥抗战失败后,白永盛开始在兴安突泉、索伦、阿尔山、王爷庙街组织抗日义勇军,1932年7月底,中共北平市委还派中共党员冯基平、进步青年李兆麟在开鲁、突泉、洮南等地开展工作,物色东北抗联指战员,发展中共地下党员。此后,许多兴安籍的抗日义勇军,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先后加入东北抗联队伍,成为活跃在兴安地区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
1932年3月1日,溥仪在日本人的直接操纵下开始“执政”,宣布成立伪满洲国。伪满洲国将内蒙古东部盟旗改设为兴安东、南、西、北4个省,对内蒙古东部实行更加残酷的统治。1937年至1943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辟革命总后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抗日斗争的发展要求,在中共西北特支和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的领导下,以抗联三支队一营营长丛世和、中共东北抗联西北特支新建骑兵支队队长白永盛、王长生为主的东北抗联队伍,开始组织青年建立抗联小分队和连接4省13地的抗日运输线,频繁地活动在兴安地区,先后在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突泉县等地组建抗日救国会、同盟会、民主抗日联合会等80多个组织,结成有党员、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参加的反满抗日统一战线,为摆脱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同敌人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除袭击敌人、破坏交通设施外,还为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提供军事情报和军用物资,从而有力地支援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在嫩江西岸对日作战。
1942年8月,由于奸细告密,白永盛被日军在蘑菇气逮捕迫害致死。1943年3月,著名抗日英雄丛世和等70多名指战员也先后被敌人抓捕,丛世和被杀害在齐齐哈尔。1943年6月13日,王长生赴满洲里侦查敌情时不幸被俘牺牲。至此,这条由1938年10月至1943年6月由抗联第三支队开辟的秘密军事物资运输线遭受彻底破坏。
日本法西斯的残酷殖民统治,早已激起蒙东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和斗争。在战争形势急剧转变之际,兴安总省一些政界人士和兴安军中的大多数青年军官与军校学生,以地下革命者哈丰阿、阿思根、特木尔巴根等为中心,利用各种机会商讨应变办法,就准备举行武装起义问题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兴安陆军军官学校和青年军官都固尔扎布、王海山、乌力吉陶克陶等人还秘密开会,准备乘苏联出兵之时,发动反日武装起义。
1945年8月9日,苏军对日作战,首战在阿尔山打响,驻守在白狼、五岔沟、索伦、王爷庙街等地日军遭到苏军的沉痛打击后,很快地放弃各自的阵地,沿白阿线向沈阳、长春等地溃退。在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科右中旗和突泉县等地的日本人则分别向东向南溃退。
正当日军组织日本人溃退之时,伪兴安二师绝大部分部队开始调转枪头,打击日本军。在伪二师三十八步兵团团长胡克巴图尔、四十六骑兵团团长王海峰和教导团团长乌力吉陶克陶等人的带领下,于10日晚在王爷庙街举行武装起义。11日陆军军官学校的生徒队各连学生,在日本军官的胁迫下撤至到葛根庙北山时,在王海山等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预定计划杀死日本军官数十人,这就是兴安历史上著名的“八·一一”武装起义。
1945年8月14日,起义部队官兵与哈丰阿、特木尔巴根及原伪兴安总省省长博彦满都等会合,成立内蒙古人民解放委员会。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博彦满都、哈丰阿等在王爷街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本部执行委员会名义发表《内蒙古人民解放宣言》。1945年11月中旬,东北局召开东北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东蒙派人参加,受到东北局领导的亲切接见,并接受东北局提出维护国家统一、争取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意见,这标志着东蒙地区在谋求民族解放的关键时刻迈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