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进额哈铁路一标段四工区的路上,司机说:“赶紧打几个电话吧,到了四工区想打也打不了啦。”于是,我在车里,发了个说说,“我即将进入无水、无电、无路、无人烟、无信号的戈壁滩,如果不能及时联系,不要挂念,一切都好。”当时心中满是期待和好奇,想象着位于额济纳旗境内的四工区是啥模样。
刚到四工区,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能打个电话就好了。”来到这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戈壁滩上,对家人、朋友的思念更加清晰、深重。之前,认为信号和空气一样,是无处不在的,从来没有在乎过。来到这儿,才知道它的珍贵和重要。
到工区的第4天,听人说我们住的帐篷对面的山顶上有一小格儿信号,可以打电话。我跑到山顶,等了一会儿,发现真的有信号,虽然只有微弱的一小格儿,但当时激动的心情就像发现了宝藏。立即给我妈还有女朋友打了电话。接到电话时,她们都说:“终于接到你的电话了,到底去的什么地方,怎么连电话都打不通,担心死了,能听到你的消息就放心了。”她们的声音中,满是对我的挂念、担心、不知所措和无能为力。
从那以后,每当吃完晚饭,“王叔、赵叔、蒙叔,打电话去!”拿上手电筒三五成群去山上打电话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乐趣,那个山包有了一个现代的名字——信号山
王存福、赵忠耀、蒙伟煌,都是老铁道兵,在公司默默奉献了大半生。路上,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对他们了解的越多,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就越发浓厚。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老一辈留下的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铁道兵精神。
来到信号山顶上,不大的地方聚满了人,有站着的,有蹲着的,有坐着的。手中都摆弄着手机,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你会看到,当手机屏幕上突然出现那一小格儿信号时,每个人由内而外展现出的那种喜悦、激动、满足。当然,如果运气不好的话,等上半个小时没信号也很正常,那种失落、无奈、郁闷的心情我也深有体会。
如今,信号基站安装、调试成功了。信号山重新安静了下来,信号山上却留下了我们铁建人对家人、朋友的思念,这些思念最终汇成了一条路。我们为这条路起了个美丽的名字——思念路。(王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