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县政协原文史委主任郭本芳
本网讯8月末的多伦,已有了一丝寒意,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政协原文史委主任郭本芳清晰的向记者讲述了吉鸿昌将军收复多伦始末。
长途跋涉挺进多伦
1933年6月20日,吉鸿昌将军下令,抗日同盟军分3路向张北集结,开赴抗日前线。1933年7月1日,吉鸿昌奉命率部冒连绵阴雨,忍饥挨饿,长途跋涉,向宝昌守军发起攻势,同时,吉鸿昌命令部队在合围宝昌之敌时,对伪军展开政治攻势,晓以大义,许多伪军士兵携械来归。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宝昌守敌3000名伪军弃城向多伦逃窜,同盟军一举收复宝昌。
从6月下旬到7月初,经过10天战斗,抗日同盟军一路所向披靡,节节胜利,连克康保、宝昌和沽源三县,军威大振,势气高昂,极大鼓舞了抗日将士。各军将领一致认为应当乘胜追击,攻打日军占领的察东大本营——多伦。吉鸿昌在给总部的电报中表示:“誓以一腔热血,努力迈进。与其怕死偷生而生也痛,孰若赴义以就死其死也荣。”
龙王庙运筹帷幄
1933年7月4日,抗日同盟军开始筹划向日伪军盘踞的重镇多伦进军。日军侵占热河后,即派出精锐部队占领了多伦,并在多伦城外构筑炮台33座,附设战壕、铁丝网等工事。同时,在丰宁一带,还有关东军第8师团为外援。攻打多伦的艰难不言而喻。
1933年7月5日晚上,吉鸿昌在沽源县大柳树沟村附近的龙王庙里,召集前线各军主要将领研究部署攻打多伦方案。吉鸿昌下令,抗日同盟军将分三路攻打多伦。至此,抗日同盟军攻打多伦的兵力已达五万多人。
那天开完会已经是半夜了,各路将领都已纷纷离去,吉鸿昌还没有睡意。多伦之战对于同盟军来讲致关重要,面对强大的日伪联军,吉鸿昌又有几分胜算的把握?
战斗打响
1933年7月7日凌晨,天阴沉沉的。多伦城震颤在隆隆的炮声之中,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日伪军深知据守多伦城的重要,利用坚固工事顽强抵抗,经过一夜激战,同盟军没有前进半步。
第二天清晨,日军又出动30多架飞机,对抗日同盟军的阵地进行轮番轰炸。日伪军乘此机会,向围城的抗日同盟军发起了多次反扑,都被打了回去。双方为了争夺前沿阵地,来回发起攻击,战斗打的异常激烈,死伤惨重。
1933年7月8日凌晨3时,日伪军在抗日同盟军一次次的冲锋中,被迫退入城内凭险固守。日军在城外构筑的工事,完全被抗日同盟军控制。
1933年7月9日晚,吉鸿昌亲临前线指挥,率领敢死队连续三次攻城,这时一直没有露面的日军开始出现在城墙上,协助伪军共同守城。终因敌人火力太猛,云梯根本无法接近城垣,未能成功。在伤亡200多人的情况下,吉鸿昌下令,部队撤出战斗。
1933年7月10日拂晓,日军又调来大批飞机,向抗日同盟军阵地狂轰乱炸。抗日同盟军由于装备落后,连一门大炮也没有,任凭日军飞机来去自由。这一天,抗日同盟军伤亡迅速增加,吉鸿昌痛心不已。
强攻不下
吉鸿昌想,这样硬打,不仅会推迟了收复多伦的时间,而且会给日军援军创造增援时间,同盟军造成很大的伤亡。当吉鸿昌看到伪军们狼狈不堪地逃回城中的时候,一件往事袭上心头。那是在1929年和西北军阀马仲英打仗时,马仲英攻破了宁夏城。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利用了城内的内应,用少数民族语言向城外通报了信息。吉鸿昌眼前一亮,一个大胆的计划形成了。
他回到指挥部叫来了副官马国栋、刘亨香,把自己的计划向他们二人讲了一遍,他准备让士兵化装成老百姓、伪军混进多伦城,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一举破城。马、刘两个副官一听,异口同声地叫好。他们三人仔细研究了破城的可靠方案。
1933年7月11日下午,一切准备停当,马国栋、刘亨香等四十多名精明强干的士兵集中在指挥部中,参谋长把从俘虏中了解的城内敌人兵力分布、城内街道及清真寺的座落等情况,向他们一一作了介绍。吉鸿昌亲自挨个检查乔装改扮的士兵有无破绽,并突然地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以防遇到预料不到的情况能够随机应变。
就这样,以马国栋、刘亨香为首组成的四十多人短枪队,乔装改扮从宝昌、沽源败逃的伪军和运柴商贩,分批陆续混入多伦城里,潜伏起来。他们进入多伦城后,有的就化装成回民住进了清真寺。当时,刘亨香就住在清真北寺内,暗中了解敌人的情况,传送消息,并在马王庙前广场等处堆放好点火的柴草准备迎接战斗。
操大刀冲在最前
黄昏时分,日伪军又向同盟军的阵地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吉鸿昌一面命令混城队准备出发,一面率领大刀队上火线督战。在敌人的猛烈攻击下,同盟军的阵线一度发生了动摇。吉鸿昌见状,深知一旦阵地守不住,所有的计划都要泡汤。在危急时刻,他拔出大刀,振臂高呼:“弟兄们,杀敌报国的时候到了。跟我冲!”说罢,他操起大刀,率领大刀队扑向了敌人。同盟军看到总指挥的榜样,军心大振,发出一阵雷鸣般的喊杀声,一个反冲锋,把敌人压回了城内。
1933年7月12日凌晨,“啪、啪”,两颗红色信号弹升上了夜空,总攻多伦的战斗开始了。吉鸿昌不顾警卫员的劝阻,他第一个跃出了战壕,赤裸着臂膀,一手挥舞着大刀,一手端着手枪,冲了上去。战士们见此情景,无不振奋,冒雨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呐喊着从南沙口和西菜园的方向多伦城发起了冲锋。马国栋、刘亨香等看到信号,就在西门内点燃了火堆,并且不顾危险向西门上的守敌发起了进攻。
不一会儿,西门就在同盟军里应外合的攻击下被打开了。同盟军战士潮水般地涌了进来。接着南门、北门都被相继攻破。
7月12日10时40分,日军还想拼命顽抗,但战士们的杀敌精神十分高亢,与敌人展开了巷战,经过3个多小时的肉搏战,大部分都被消灭,余下的从东门逃出了城,同盟军的主力部队借势攻入城中。至此,失陷于日本侵略军之手72天的多伦,经过5昼夜鏖战,终被抗日同盟军光复。
社会各界表态
冯玉祥接到民众抗日同盟军攻克多伦的报告后,立即命令财政处拨款5万元,犒劳前线的将士们。并指示吉鸿昌,把将伤员马上运回张家口,转往北平和天津救治。阵亡烈士也要尽可能运回张家口,安葬在烈士陵园内。
张家口市的百姓们纷纷为抗日同盟军捐款捐物,当天就捐赠了十几卡车的面粉、猪肉和蔬菜运往多伦。
吉鸿昌将军率领民众抗日同盟军,一举收复多伦的胜利喜讯震惊了日本和世界。他赢得了国内各抗日团体和国际爱好和平人们的祝贺与支持。
章太炎先生发表谈话说:“近世与外国战,获胜者有之,地虽一寨一垒,既失则不可复得矣。得之,自多伦始。以争一县,死将士几千人,虽在一隅,恢复之功,为九十余年所未有。”
1933年7月14日,上海各团体救国联合会致电冯玉祥和吉鸿昌:“政府之所不敢为者,而公等为之,政府之所不能克者,而公等克之。尽筹硕划,岂惟大快人心,直使今后之欲为石敬瑭、秦桧者,将有所畏慑,而不敢径行其私。”
7月16日、17日,李烈钧、程潜、蒋光鼐、蔡廷锴、李宗仁、李济深、陈铭枢等先后电贺冯玉祥克复多伦,电文说:“捷音传来,遐迩欣慰。激已死之人心,伸大义于天下。”表示要“从种种方面设法策应”。
7月26日,天津《益世报》说:“我们只有失陷领土的故事,并没有什么人做过收复失地的工作,有之,吉鸿昌收复多伦为第一次。”
抗日同盟军收复商业重镇多伦,是中国军队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第一次从日军侵略者手中收复失地,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文·摄影/《你好·内蒙古》新闻客户端记者张磊阿日滨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