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老兵讲述 聆听历史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六92岁老兵王荣华——老八路追忆抗战往事
内蒙古新闻网  15-09-02 20:08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晚报  
 

  王荣华老人

  “20多个人睡在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窝棚里,连翻身都困难,其余的战士将半尺深的积雪扫开,相互依靠围着一堆篝火入睡……”随着抗战老兵王荣华的讲述,慢慢地,这样一幅场景在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一名“孤儿”的从军记

  “3岁时,父亲将母亲卖给了土左旗铁帽乡双号村一名长工,我因为年幼,随母亲过去了,两个哥哥分别被亲戚领走。11岁时母亲去世,继父不管我,村里所有的亲戚都是带‘继’字的,可以说,我那时举目无亲,形同孤儿一般,只能依靠给人放牧讨生活。”今年92岁的抗战老兵王荣华在两三年前,因为视神经萎缩,已经失明,虽然他的听力有些不好,但思维非常有条理,记忆力惊人。

  王荣华说,1940年,他当时16岁,正月的时候,共产党在当地的区委书记宋茂来到双号村开展工作,进村后首先就向村民打听谁家最穷。村民们说,住在后街的根旺(王荣华小名)家最穷。

  当天,宋茂就住在了王荣华家,开始在村里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随后建立了当地的抗日救国会组织,而王荣华则来往于多个抗日救国会之间,为宋茂传递情报和信件。

  宋茂在村里待了一个月就离开了,王荣华继续为别人当长工。当时的土左旗各种土匪势力林立,横行乡里,再加上日本人的残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胆战心惊。

  王荣华说,经常被各种势力欺负,他心里也萌发了当兵的念头,但汉奸是万万不能当的,去做土匪又心有不甘。就在宋茂走了两个月后的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队八路军,当时,老百姓对八路军传得十分神奇,认为他们个个都能飞檐走壁,打枪百发百中。

  怀着好奇心,王荣华来到了八路军寄宿的院子。“小朋友,你有什么事呀。”当时,一位八路军战士的问话带给王荣华的感觉至今没有忘记。他说,听了那句话,他就感觉心里暖暖的,因为从来没有人称呼过他朋友。随后的几天里,他亲眼目睹了八路军不扰民的严格纪律,他当时就想,要当兵就当这样的兵,但是这队八路军很快就离开了村子。

  同年8月份,当宋茂再次回到双号村工作时,王荣华立即向他提出要参加八路军,得到宋茂的同意后,他正式成为了宋茂领导下的一名交通员。

  最难熬的一个冬天

  “1940年农历10月,当我按照宋茂的指示送信给县委书记杨广德后,杨书记安排我休息3天再回去。3天后,当我准备起身时,杨书记对我说,宋茂已经牺牲了,是被日本鬼子打死的。”听到噩耗,王荣华整整哭了一天。从那以后,他就留在杨光德身边当了一名勤务兵。

  到了1943年,王荣华已经成为当时大青山抗日支队三团通信班班长。也就在那年冬天,日本鬼子组织了4万兵员开始对大青山抗日支队进行围剿,用王荣华的话说,鬼子围剿就像用梳子梳头一样,漫无目的来回巡逻。

  “因为大青山地形复杂,对于一些小山沟,鬼子也不敢去。”王荣华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根据鬼子围剿的这一特性,时任大青山抗日支队司令员的王喆决定采取化整为零的作战方式反围剿。

  “我当时所在的小分队是人数最多的一个分队,大约有四五十人,我们选择躲藏的地点位于井儿沟一个叫‘红军背’的地方。”王荣华说,这个地点只有老百姓平时为了放牧留宿建起的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小土坯房,晚上睡觉时,房子里要挤进去20个人,大家翻身都很困难,其余的人只能在外面露宿。冬天非常寒冷,积雪有半尺深,战士们扫出一片空地后生起一堆篝火,然后一个个紧挨着围成一圈休息。而每个人一天的口粮配比,只有3两小米。

  在饥寒交迫中,他们度过了一个月。司令员王喆来后,认为这样下去不行,决定再建一间房子,于是选择了一处山坡,准备挖出一条3米多宽的口子。但当时冻土层很厚,铁镐一刨一个白印,很多人都认为干不了,王喆二话没说,拿起铁镐刨了起来,随后大家一起动手,半个月后,这个口子才挖成,两侧用石头垒砌,顶上搭盖着桦椽。就这样,这间房子终于建成了,在这间房子里,他们度过了1942年的寒冬。

  一次畅快淋漓的战斗

  在王荣华的记忆中,让他感到最畅快、最解气的一场仗,当属1944年在扁担石沟附近打的那场临时突袭战。那次他们凭借130多人,赶跑了60多名伪军,一下子就干掉了50多名鬼子,己方却无一人伤亡。

  当年正是夏末秋初季节,地里的莜麦还没有收割,支队从二团和三团各抽调的一个连,在二团团长黄厚的带领下去执行了一次任务,王荣华任通信班长。任务结束后返回井儿沟,途经扁担石沟休息时,对面山梁上跑来一名满脸是血的妇女。

  “这名妇女告诉我们,她是旁边村子的,村里来了100多名鬼子和伪军,她的脸就是被鬼子咬伤的,他的公公见势不对,借口让她抱柴火,把她支了出来。”王荣华说,看着这名妇女半边脸都快掉下来的样子,战士们都气坏了,纷纷要求打这一仗。部队首长经过分析后,决定出击。鬼子所在的这个村子只有南北两个出口,黄厚先派了一队战士携带两挺机关枪悄悄前往南面的出口设伏,然后带领大家从北面强攻。

  “当时村里有60多名伪军,都是骑兵,还有50多名鬼子,全是步兵,当我们冲上去的时候,伪军见势不妙全部上马跑了,剩下50多名鬼子向南面突围,这个时候,我们预先设伏的两挺机关枪展现出了巨大威力,将鬼子们死死堵住。鬼子看到突围不出去,就返回来躲进了一片莜麦地里,这样一来,敌我双方谁都看不到谁,射击失去了作用。”回想起当年这场战斗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时,王荣华显得特别兴奋。他说,一时间双方陷入了僵局,随后,部队首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扔手榴弹。接着,战士们组成3个梯队,轮番冲上去向莜麦地里扔手榴弹,几轮过后,莜麦地被炸平了,里面除了一名被炸断双腿的鬼子军官坐在地上依然挥舞着军刀嚎叫外,其他的鬼子全部变成了尸体。由于这名军官拒绝投降,最后被一位战士击毙。

  王荣华说,这是他参加抗日以来,唯一一次以零代价取得巨大胜利成果的一次战斗。(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侯玉刚)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