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任小智是包头市土右旗美岱召镇瓦窑村人,是我区参加阅兵6名抗战支前模范中年龄最小的,身子骨硬朗,说话铿锵有力。
任小智家祖祖辈辈制盐,靠卖盐、种地为生。当时,日军对山里的游击队实行全面封锁,游击队的食物十分匮乏。大人们不敢上山,任小智就担负起上山送盐的任务。他和家人把山里晾晒的盐运到山下卖,并以此为掩护,为游击队搜集山下日军的情报。
任小智说,儿时的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但依然清楚地记得父亲被日军抓去严刑逼供,煤油和辣椒水灌满一肚子后,鬼子踩着父亲的肚子使其吐出来,如此反复。即使遭受这种非人的折磨,父亲也没有说出抗日游击队的任何情报。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懂事的任小智也加入到支援抗日游击队的队伍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段时间,日军扫荡得比较勤,村里不敢出现生面孔。于是,机灵聪明的孩子们变成了跑腿送信的“主力军”。就像电影《鸡毛信》里演的那样,胆大心细的任小智多次圆满完成传递情报的任务。有时为了安全起见,送情报还要在晚上进行。任小智年纪虽小,胆量却不小,弯弯的山路任小智走起来轻车熟路,一旦发现日军要对山里的游击队进行扫荡或者有其他动作,任小智就会第一时间将这些情况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山里的游击队,使大家尽快转移或者提前做好战斗准备。
前一段,一得到邀请他去北京观礼阅兵的消息后,任小智就充满了期待,因为他早就想去祖国首都看看。在北京的17天里,他转了不少地方,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都去了。谈到阅兵当天的情景,任小智的声音突然提高了:“看到现在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这么发达,非常自豪!想当年,我们哪有大炮火箭?连冲锋枪都没有。就那样,我们也赢得了胜利,现在就更不用说了!”任小智说,他很想在有生之年能再参加一次这样的观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