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李银凤与美国贝勒医学院Pawel stankiewicz教授共同为呼市妇产科医生做专题讲座。
内蒙古反刍生物饲料创业人才团队在研发中心研究新产品
助力产业跑出加速度
英国剑桥大学归国博士李喜和通过对奶牛精子分离——性控技术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研究,建立了以两项发明专利技术为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畜性控技术,加快了我国良种奶牛扩群速度。从2005年开始,以蒙牛乳业集团公司为平台,奶牛性控技术在全国迅速推广应用,目前已经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5000多个用户累计实施近360万例以上奶牛性控技术推广应用,性控准确率93%以上,繁育良种奶牛母犊100余万头,总产值约50亿元,为奶牛养殖户增加收入约30亿元,充分显示了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呼市把引进用好海内外高端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关键支撑和团队核心作用,实现了形成“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发展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倍增效应。
在呼市,关于人才兴企的故事还有很多:杜飞博士创办了内蒙古天一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DEP稀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分离效率提高3倍以上,节能176倍,该技术成果已完成中试及产业化装置试制,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将形成年产值数十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链。“草原英才”个人周俭博士创办了内蒙古晟纳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形成了年产560吨硅单晶棒和3000万片硅单晶片的生产能力,带动了呼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在“草原英才”创新创业团队方面,以仝宝生博士为带头人的煤炭腐殖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创业人才团队,在腐植酸产业化技术方面取得了若干突破性进展,已成功开发腐植酸绿色农用新产品40多种,其中20多项技术及产品获得国家专利。现已形成年产10000吨黄腐植酸、40000吨腐植酸液体肥料、5000吨动物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生产规模。近3年来销售收入已达47.4亿元、累计缴税2.6亿元。
人才驱动,促进了企业产业结构、产品层次不断优化提升。据统计,目前呼市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9个;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建成各类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64个。
海纳百川聚英才。今日的呼和浩特,一个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一批批饱学之才、实干之才、创新之才正不断前来。(文/图记者 贾永强)